第72章
未曾想过晏屿桉的问题,就一直想着自己身为妻子,有什么没有做好的地方
上辈子责怪自己时日够多了。
这辈子黎昭只想要以为自己为主,告诉晏羲之也是这样的:
羲之,他的看法已是过眼云烟。之后你只需要为自己而活,不需要背负晏家,不需要在意晏屿桉。
一切,都是娘告诉你的。
你是晏羲之,也只是晏羲之。
她深知自己的孩子性格。这样说了之后,晏羲之也不客气了,豪迈的拎起酒瓶子,对着自己的嘴巴就开灌。
黎昭甚至有些期待。
酒后吐真言,今晚,兴许就能把大宝的秘密给挖出来了。
不说全部秘密,至少一大半的少年心事是能到手的。
黎昭不喝酒,但是灌酒。
不到一炷香功夫,两罐女儿红下肚,听松说是晏屿桉埋在这里的。
黎昭顿了顿:......
听松道:黎昭娘子怕晏大人责罚,不吃了吗要不我买两罐女儿红一起,以假乱真继续埋进去。
不用,既是晏屿桉埋下去的。就挖出来吧。多喝几坛酒。
说起桃花酒,黎昭只是想起来当时晏屿桉求娶,爹爹从太医院回来,阿昭在门口眼瞧着看外面。
是一个陌生的男子,特别俊朗,穿着朴素,但是未曾多看一眼黎昭。
当时黎昭在扑蝴蝶,除了觉得那郎君生的好看,多看了几眼就害羞得紧,赶紧默默跑到了后宅。
而后便说起了两家议亲这个事情。双方议亲,本身是媒人来的,黎昭躲在屏风后面听着。
未曾想不仅仅是晏家长辈,那翩翩少年郎也一齐来了。
这样的礼数,已经算是极为重视了。
阿爹很高兴,黎昭只是感觉心跳得很快。
家中长辈都说,这少年郎是个重礼数,尊重未来娘子之人。
她没什么太大的概念,自小黎昭就知道,爹娘会为自己擢选夫婿。
看着那人清隽,而且又是难得有才之人,所以黎昭倒是也觉得不错。官不算大,那个时候的晏屿桉乃五品户部主事,爹爹说他日后必有大才,特别看好。
黎昭不懂这些,只当他生得好。
记得在屏风后面,爹爹和晏屿桉谈婚事的时候,爹爹还有些犹豫:阿昭年岁尚小,倒是不介意她什么时候嫁人的。再者,我准备给女儿出嫁的女儿红都还未曾埋好,就要嫁人了。哈哈,女大不中留啊!
好似感叹,又好似是开玩笑。
没有人舍得嫁女儿的,阿昭是他们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小女娃。
黎昭听着父亲这样说,心中也不由得酸涩。
谁知这个时候,晏屿桉对着黎父承诺:黎太医,女儿红等着日后成婚,我会给她埋,等着十年,我与她一同挖出来就成。
另外,若令嫒愿意,大婚第二日我便会和她手植银杏树,待十年后必当亭亭如盖。
银杏长寿,夫妻共同手植,意味着夫妻关系也经久不衰。
兴许是晏家觉得他太过于主动了。
所以之后就是晏家老太君出来说话。
黎昭听到阿爹的笑声,知道他很满意,其实不知道什么时候,她自己一颗心也跟着走了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