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章
但是在旁人眼里就不一样了。
路人路过,都瞧见这幅景象。
哪家的公子一直都追着书童走,还亦步亦趋、一副照顾伺候书童的样子,
这公子郎君也低眉顺眼的。
看上去就知晓对书童脾气好......
路过的人都好奇,究竟是谁家的书童这么好当啊!
真想打听一下,这家公子还找不找书童
一个个看黎昭这个眉清目秀又瘦弱的小书童,眼里都带着羡慕。
黎昭此刻看着国子监的大门还有些激动。
年少时候未曾去过国子监,父亲请过夫子在家中教导,而后便是结婚生子......
现在去找二宝,倒是有一种真的重回年少时候的感觉。
大宝,国子监环境可比你自个儿读书的环境好。
日后来这里读书,自己前途才是最重要的。
晏羲之点了点头,没有回话。
娘亲说......学习知识是重塑自己的过程,走得太快也不要丢掉自己。
为自己而活,这个道理好陌生,三纲五常,四书五经。
那么多的书都有不少道理,为了授之以渔的师长、授之以身体发肤的父母、亦或是为了友人、亲属,为了百姓、为了朝廷......唯独没有哪里说,为自己。
但是,晏羲之听了,却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。
好像,有些找到了方向。
母亲,关于你说的,我再想想。晏羲之恭敬地说道。
嗯。
黎昭不急,这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。
这娃死板,没有用学到的知识反驳黎昭,就是很大的进步了!
黎昭带着晏羲之进去学堂。
来到学堂上坐着,就看到最后一排的桌椅上空荡荡的,还落了灰。
她身为书童自然是站在晏羲之身侧的。
挑眉道:那个最不体面的位置,就是晏泽之的
晏羲之点头,这样看的话,二弟应当许久没来了。
也不知晓今天会不会过来,可不能让母亲白跑一趟。
果然,夫子都进来讲学了,晏泽之还未曾进来。
黎昭和其他书童站在门口等,看着里面的羲之被夫子提问,而后侃侃而谈,从容又淡定的样子,还带着点古板严肃。
确实是有晏屿桉的样子。
黎昭也觉得满意,就是晏泽之,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。
今天来了还和书童们聊天,知道了不少晏泽之的事情。
各位大哥,你们知道晏家二公子啥情况啊,我是大公子这里新来的书童。他们是兄弟,害怕冲撞!
黎昭虚心请教,还挨个分他们吃在路边买的桂花糕。
一开始还兴致昂扬,谁知道后来越听,脸越黑。
你问晏家二公子啊!这可不是什么好人,你最好距离远一点。你靠近他一尺的话,轻则打骂,重则断手断脚。
对了,还有他对白家姑娘好,一直都多有照顾,你可别和白家的人起冲突。
另外就是他天天发疯,不太正常。反正咱们做书童的,走远一些就是了。你跟的是晏家大公子,更要和他走远一点。
夫子一把年纪,总被他气得想吐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