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
踏入临时搭建的厂房,朱元璋与朱标父子二人,便如同被无形的大手扼住了呼吸,猛地呆滞在了原地

眼前的景象,与他们想象中任何手工作坊的杂乱都截然不同。
几只巨大的竹筐并排摆放,筐中之物,在透过棚顶缝隙洒下的光斑中,反射着令人目眩的、洁白无瑕的光芒。
那不是寻常物件,那是一堆堆、一筐筐,如同将冬日里最纯净的初雪堆积于此,又好似将天上的星辰碾碎成晶莹的碎屑,洒落凡间。
空气中,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咸味与木炭燃烧后特有的烟火气,两种味道交织在一起,非但不显刺鼻,反而构成了一种奇特的、名为创造的氛围。
重八!标儿!你们快看!马皇后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,指着那几筐白雪,脸上满是无法言喻的震撼与喜悦

朱元璋的喉结,狠狠地上下滚动了一下。
他那双见过尸山血海、看过皇权更迭的眼睛,此刻骤然瞪大到了极限

他几乎是凭着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本能,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了过去。
他此刻的动作,不像是一位九五之尊的帝王,反倒更像是一个饿了三天三夜的乞儿,猛然间看到了一座由白面馒头堆成的大山。
他没有丝毫犹豫,伸出那只布满老茧、曾执掌过屠刀与玉玺的手,径直探入筐中。
指尖传来的,是一种细腻而又略带颗粒感的奇妙触感。他捻起一撮,那白色的晶体在指间微微闪光。
在朱标和马皇后紧张的注视下,朱元璋将手指放进了嘴里。
时间,在这一刻仿佛静止。
那咸味,在他的舌尖上轰然炸开。
纯粹,浓烈,却又转瞬即逝,只留下一种醇厚的咸香在口中回甘。
没有丝毫寻常盐中那股难以避免的苦味,更没有那种让人皱眉的涩感。
朱元璋整个人,彻底愣住了。
他这一生,吃过太多苦。
他吃过掺着沙土、苦涩难咽的劣等盐,也尝过登基之后,作为贡品呈上来的,那些所谓精炼过的官盐。
大明皇家贡盐,取自芦台,名为玉砂,素以色白粒大、味醇回甘著称,乃是盐中极品。
可即便是那芦台玉砂,与口中这雪花般的奇物相比,似乎也黯然失色!
这味道,竟是要比他宫中吃的贡盐还要好上三分!
更让他心神俱骇的是,这......这是高爔,他的好圣孙,仅仅用了一个下午,用那些随处可见的石灰石、猪油、草木灰捣鼓出来的

盐!!
一声压抑着极致震撼的嘶吼,从朱元璋的胸膛中爆发出来。
他猛地转头,眼神中散发出的,是足以将钢铁融化的灼热光芒!
这盐!这一点都不苦不涩的盐!这盐竟是要比咱宫里吃的贡盐还要好!!!
他这一声吼,彻底惊醒了同样呆滞的朱标。
父皇!
朱标整个人也彻底傻眼了,他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。
下一刻,这位素来以仁厚沉稳著称、无论何时都恪守礼仪的大明太子,竟是丝毫不顾及自身的储君形象,踉踉跄跄地朝着朱元璋所在之处扑去

因为太过急切,他脚下被一块砖石绊了一下,差点整个人摔倒在地,但他丝毫没有在意,只是手忙脚乱地稳住身形,冲到了盐筐前。
他学着朱元璋的样子,同样用手指捻起一小撮,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。
轰!
朱标的脑海里,仿佛有惊雷炸响。
他呆住了。
作为太子,他时常辅佐父皇处理政务,对大明如今的财政窘境体会得比谁都深

他知道,盐,在任何一个朝代,都不仅仅是调味品。
它是维系帝国运转的命脉,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支柱之一!
大明如今实行盐引制,朝廷垄断了盐的生产与贩卖,以此来充盈国库。
然而,制盐之法,繁复而低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