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
由营造局派出工匠,巡回于乡野之间,免费指导村民,用水泥加固茅屋、修葺农圈、建造水渠。
如此,既能减少火灾、水患之隐患,又能让水泥的便利,真正惠及万民!
说到此处,朱高爔的语气,变得愈发激昂。
我们所修的每一条官道,都要在沿途设立里程碑。
碑上,当由皇爷爷您亲笔御题——‘洪武御道,天子万年’八个大字!
要让天下百姓知道,他们脚下走的每一寸坚固坦途,皆是源于天子之恩德!
让这水泥工程,成为皇权延伸的象征,成为我大明国威的图腾!
最终,朱高爔站起身,对着已然听得如痴如醉的父子二人,做出了最后的总结。
皇爷爷,大伯。孙儿以为,水泥在洪武朝的推广,必须紧紧扣住您二位‘巩固边防、中央集权、惠及于民’这三大核心诉求!
通过军事上的绝对优势,打开市场,震慑宵小!
通过官营垄断与特许经营,保障朝廷的绝对利润!
最终,将这海量的财富,尽数反哺于边防基建与民生水利,从而真正实现‘强军、富国、利民’的三赢之局!
一番话,洋洋洒洒,一气呵成。
整个偏殿之内,落针可闻。
朱元璋与朱标,已经彻底停止了思考,只是呆呆地看着那个侃侃而谈的青年,脑海中,只剩下一片因极致的震撼而导致的空白。
不知过了多久,朱元璋猛地一拍大腿,从龙椅上霍然站起!
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,此刻竟是涨得通红,不是因为愤怒,而是因为极致的兴奋!
好!好!好!
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,声音洪亮,充满了发自肺腑的赞赏与喜悦!
此策,堪称经世之策!有此一策,何愁天下不定,何愁国库不充,何愁北元不灭!咱的大明,当兴!当大兴啊!
而一旁的朱标,则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毛笔。
他看着自己刚刚记录下的、那满满数页的策论,眼神中充满了敬畏。
随即,他抬起头,迎着朱高爔那含笑的目光,竟是将刚才朱高爔所说的所有要点。
从官办垄断,到牌照竞拍,再到军功兑换、对外贸易,乃至最后的民生推广与皇权象征,一字不差、条理清晰地,复述了一遍!
其记忆力之强,理解力之深,让朱高爔都不由得在心中暗赞了一声。
复述完毕,朱标长身而起,对着朱高爔,再次深深一揖,语气诚恳到了极点。
高爔,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本宫,受教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