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
然而,让他没想到的是,他话音刚落,迎来的,却是朱元璋罕见的雷霆之怒!
混账东西!
朱元璋猛地一拍身旁的廊柱,那双虎目瞪得滚圆,死死地盯着自己的儿子,声音中充满了失望与怒火。
咱还当是什么天大的事!闹了半天,你竟然是在怀疑高爔!
朱标啊朱标,你读了那么多圣贤书,难道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!人家高爔,是咱的亲孙儿!
是你四弟家的种!他不远万里,跨越时空而来,又是献策,又是献宝,一心一意地帮衬咱老朱家,你竟然还怀疑他别有用心!
你这简直是......简直是狼心狗肺!
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,他最看重的,便是家人之间的亲情与信任。
朱标的这番话,无疑是触碰到了他最敏感的逆鳞。
面对父亲雷霆般的咆哮,朱标却并未退缩。
他只是静静地承受着,待到朱元璋的怒气稍稍平息,他才抬起头,目光清澈而又坚定地解释道:
父亲,您误会了。儿臣并非怀疑高爔,更不敢忘了他对我朱家、对大明的天大恩情。
儿臣只是觉得,这世间之事,皆有其理。高爔为我们做得越多,儿臣的心中,便越是不安。
父亲,您想,哪怕是寻常的父子兄弟之间,若总是一方在无条件地付出,另一方在心安理得地索取,长此以往,这段亲情,还能维持得下去吗
情分,是会越用越薄的。
高爔对我们好,那是他的情分。但我们,不能将这份情分,视作理所当然。
儿臣想搞清楚这里面的原由,并非是要防备他,而是想找到一个,能让我们也为他做些什么的机会。
很多东西,都是相互的。只有我们也能让他获得好处,让他觉得,帮助我们洪武朝,对他自己的‘元武朝’,也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,那我们之间的这份关系,才能和和气气的,才能长长久久的走下去。
朱标的这番话,如同一盆冷水,瞬间浇熄了朱元璋胸中的怒火。
他愣住了。
他看着自己的儿子,那个一向仁厚宽和的太子,眼中第一次,流露出如此深邃而又充满远见的政治智慧。
他沉默了。
许久之后,他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,脸上的怒气,化为了深深的无奈与愁绪。
标儿,你说的......有道理。
朱元璋不得不承认,自己这个儿子,看问题,比他更深,也更远。
他自己光顾着高兴了,却忽略了这背后最根本的人情世故。
可是......朱元璋的眉头,紧紧地皱了起来,咱要怎么做呢咱要是直接问他想要什么,会不会......太生分了
会不会伤了孩子的心让他以为,咱这是在拿他当外人,跟他算账呢
这一刻,这位杀伐果断的洪武大帝,竟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。
朱高爔的重要性,毋庸置疑。
他就像是一座宝库,一座能引领大明走向辉煌的灯塔。
但正因如此,他们才更不能心安理得地,一味地从这座宝库中索取。
这份恩情,太重了。
重到让他们觉得,若是不能有所回报,那份亏欠感,将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。
父子二人,再次陷入了沉默。
偏殿之内,宫灯摇曳,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。
一个是为了江山社稷,一个是为了亲情维系,这对大明朝最尊贵的父子,第一次,因为一个太过优秀的后辈,而感到了深深的、甜蜜的烦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