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327秒的共振
——Day
1–7——
一
延西科学高中的地下二层常年恒温十五摄氏度,冷得像一枚钝刀缓慢地贴着皮肤。钟离雪把连帽衫的帽子拉得很低,只露出一截鼻尖,呼吸在领口处凝成细小水珠。她的右手插在口袋里,指腹摩挲着那支透明冷包——里面是四支血小板生成素注射剂,和一只被体温焐得快要融化的冰袋。
电梯门打开,奥赛集训营的报到台像一块突兀的冰川横在走廊尽头。台子后面挂着红色横幅:
2025
A国中学生冬季精英集训营——Snowflake
Project。
雪花形状的灯管闪了一下,像坏掉的血管。
名字负责签到的教官声音平板。
钟离雪。
教官的笔尖顿了顿,抬头,目光滑过她的袖口——那里有一圈新鲜的医用胶带。
血液病
不影响考试。她声音很轻,却带着冰棱般的脆。
教官在备注栏里敲了三个字母:ITP——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。他随手把房卡递过去,指尖无意碰到她的皮肤,像被雪蛰了一下,迅速收回。
房卡上写着:地下B204。
钟离雪垂眼,看见卡背面印着一行极小的字:
Last
Winter——倒计时APP,扫码下载。
她没扫。她知道倒计时还剩多少天,不需要一个软件提醒。
二
开营仪式在能容纳三百人的阶梯冰室举行。
四壁是磨砂玻璃,嵌着淡蓝色灯带,像极了医用冷藏库的灯。学生们呼出的气在空气中结成白雾,又迅速被顶部的新风系统吸走。
钟离雪挑了最角落的位置,膝盖抵着前排椅背。她数着灯带的数量:二十七条,每条二十七颗LED——729,一个完全平方数。数字的秩序让她安心。
讲台上的校长正在用激光笔点着PPT,背景是一只在显微镜下被冻裂的蜉蝣。
……极低温下的量子隧穿现象,和蜉蝣成虫仅存活一天的基因表达,有极其相似的随机性。
激光笔的红点落在蜉蝣透明的翅脉上,像一滴血。
门突然被推开。
一个高个子男生站在光里,背包的拉链没拉,哗啦一声,有什么东西倾泻而出——
327只冻干的蜉蝣标本,像一整场微型雪崩,砸在地板上。
全场安静得能听见冰粒碎裂的脆响。
男生低头,把蜉蝣一只只捡回透明盒子。他的睫毛在冷光下结着细小的霜,像两排金属刷。
濮阳昼。他自报姓名,声音带着一点金属共振,像带电粒子穿过真空管。
教官皱眉:迟到五分钟,期末扣五分。
我带了礼物。濮阳昼举起盒子,里面的蜉蝣翅膀整齐排列,像一枚枚被压扁的雪花。
钟离雪盯着地面。有一只蜉蝣被踩碎了,翅膀断成两截,剩326只。
她口袋里的手机震了一下——是血小板检测仪的蓝牙提醒:
当前血小板:32×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