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月初一。
孟府三房女眷一同去梧桐苑,给姜老太太请安。
姜氏靠在榻上,神色倦怠,脸色灰白,眼底浮着阴影,似乎一夜未睡。
众人见状,纷纷上前询问。
姜老太太揉着眉心,声音沙哑:“这几日,总梦见许多拿着刀枪棍棒的冤魂打杀不休,吵得我心头烦闷,难以安眠。”
“怕不是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,给冲撞了吧?”二夫人贺氏忙问。
“哪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,不就是占着如意居的那位?”吴氏冷笑,语带讥刺,“她在边关杀了那么多人,回府带进来一些也不奇怪。她自己煞气重,这些冤魂厉鬼近不了身,反倒来缠着老夫人。”
屋里气氛陡然僵冷。
姜老太太缓缓叹息:“罢了,老身活了这么多年,如今摊上这么一个碰不得、骂不得的好孙女能如何呢?权当给大家挡灾解祸吧。”
“母亲,这可不行!”贺氏连忙握住姜老太太的手。
老太太可是他们二房的靠山啊!
如今她相公外放为官,二房大大小小的事,若不是有老太太盯着,大夫人吴氏能上几分心?
“要不要请灵妙庵住持过来看看?”贺氏急急提议。
姜老太太摇头:“若真把人请来,怕是那丫头又要说咱们针对她。当年,她不就是被住持批了命,才去的边关吗?”
贺氏微微一滞,接着说:“那莲台庵呢?听说灵山上的莲台庵消业解惑十分灵验,去佛祖面前拜一拜,兴许能化解煞气。”
姜老太太几不可微的与吴氏对视一眼,点头道:“就听老二家的吧,这些日子,咱们府上连番不顺,就一起去拜拜吧!”
一起?三夫人郭氏心里咯噔一下,顿时警觉起来。
不过是老太太做了几场噩梦,竟闹到要全府女眷随行礼佛的地步?
不对!
她有心推脱,但姜老太太身边的嬷嬷,已经去如意居通知孟瑶了。
她目光闪了闪——
看来,此行是冲着孟瑶来的。
郭氏闭了闭眼,深吸一口气:“是该去拜拜了,娴儿近来身子不好,儿媳正好代她去求个平安。”
老太太和吴氏定然没安好心,她绝不能让女儿涉险。
但她,得去!
十一月初五。
一行五辆马车,浩浩荡荡从孟府出发,直奔灵山莲台庵。
孟瑶身为郡主,独坐第二辆马车,青鸾侍立在旁。
她挑开车帘,望了一眼远处那苍青色的山影,唇角轻轻一弯:
老太太又是梦魇,又是拜佛的闹了一通,定然没憋什么好事。
眼下闲来无事,陪她们玩玩也好。
冬日天寒,莲台庵虽然盛名在外,却也比前些日子清净了许多。
庵里供居士落脚的院子,共有五座,如今空着四座。
姜老太太挑了最里面独立的一间院子,吴氏与贺氏各自带女儿住在相邻院落。
三房只来了郭氏自己,本可独自居住。
但她瞧见,孟瑶也是一个人。
虽不知道姜老太太和吴氏作何打算,但她想到后宅那些腌臜手段
于是,她寻了个“怕黑”的理由,让庵中女尼把自己和孟瑶安排在同一间厢房中。
孟瑶见她进来,有些意外:“三婶就不怕得罪祖母和大夫人?”
郭氏笑笑:“我是真的胆小怕黑。”
孟瑶微微颔首,没再多言。
京城中。
江与一死,被他困在私宅的裘盈,便如人间蒸发般消失了。
贵妃江敏的人扑了空。
楚墨渊的人,也扑了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