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和的阅读速度快得惊人。
他的眼睛,像一台最高速的扫描仪,一目十行地扫过那些枯燥的案情陈述,和复杂的数据表格。
他不仅是在依靠那点模糊的记忆。
他更是在用自己那颗,融合了两世智慧,拥有远超这个时代至少二十年金融犯罪逻辑的大脑,在飞速地分析,和重组!
卷宗里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资金流。
那些在特定时间点,发生的异常交易。
那些伴随着股价异动,而发生的公司高层人事变动。
在周立新的眼中,这些都是一团乱麻,一个个孤立的线索。
但在张和的眼中,这些线索,却像一块块拼图,被他用一根无形的线,迅速地串联、组合,最终,在他脑海里,拼接出了一副,清晰得可怕的,完整的犯罪地图!
时间,一分一秒地过去。
周立新只是静静地看着,他看到这个孩子,从一开始的平静,到中间的眉头微蹙,再到最后的恍然大悟。
整个过程,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。
不到半个小时。
在一个小时的规定时间,还未过半时。
张和,就“啪”的一声,合上了那份厚厚的卷宗。
他抬起头,迎着周立新那审视的,带着巨大压力的目光。
他的脸上,没有半分紧张,只有一种洞悉了一切的,绝对的自信。
他平静地开口说道:
“周叔叔。”
“这个案子,你们从一开始,就查错了方向。”
“真正的幕后黑手,不是你们怀疑的那个,在明面上进行操作的基金经理。”
“而是当时,负责给这家‘红星化工’做上市审计的那家会计师事务所。”
张和这句平静却又石破天惊的结论,让周立新那双鹰隼般的瞳孔,猛地一缩!
三年前,为了这个红星化工案,他亲自带队,查了整整半年。
所有的证据,所有的人证物证,都像一把把利剑,直直地指向了那个在明面上进行操作的基金经理。
会计师事务所?
他们从头到尾,都只是作为受害者和证人的身份出现的,从未进入过调查组的怀疑名单!
周立新身体微微前倾,那股属于上位者的强大压力,再次笼罩了整个办公室。
他死死地盯着张和,沉声问道:
“理由?”
他要的,不是猜测,是证据!
面对这如山般的压力,张和非但没有退缩,反而从椅子上站了起来。
接下来,他开始了他的表演。
他没有说任何我猜、我觉得这种模棱两可的话。
他直接走到了办公室角落里那块巨大的白板前,拿起了一支记号笔。
然后,他开始将卷宗里那些最关键,也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数据,一一写在了白板上。
异常的资金流水。
特定的交易时间点。
关键的人物关系。
公司高层的人事变动。
这些数据,在卷宗里,是孤立的,是杂乱无章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