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饭后,张之平坐在沙发上,张和则趴在他身边,正在翻看杂志。
父子俩都没说话,好似这就是个最平常不过的傍晚。
可这场景却是张和精心设计的。
张和看了两眼杂志,他便大声朗读起来了。
“该企业家”
“爸爸,这个字念什么啊。”
读了没几句,张和就苦着脸,拿起杂志靠在张之平怀里,指着一个字问他。
张之平瞥了一眼,道:“创,创业的创。”
“哦。”
张和点点头,随即又道:“爸爸,我不太会读,你能给我念念吗?”
张之平这时的心情不是太好,但面对张和,却还是心平气和的。
他拿起杂志,从头念了起来。
那杂志上写的就是创业故事,是说企业家年轻时为了捣鼓出自己的冰箱,把家里锅碗瓢盆都卖了,还欠了一屁股债的事。
这个带着尘土味儿的、近乎“莽撞”的创业故事,像颗石子重重砸进张之平心湖。
他盯着杂志上那张沾着时代油污的黑白脸孔,白天会议室里,他对陈璐说的那些话,突然就在耳边嗡嗡作响。一股燥热猛地窜上脸。
唉。
自己这不就成了当年那些,围着笑人的“明白人”吗?
光瞅着坑了,硬是看不见坑后面埋着的机会。
自己这眼界,是不是真窄了?这心胸,是不是太小了?当这个董事长够格吗?
这念头一起,就像生了根,在他心里头缠绞着。
睁眼熬到天亮。
第二天一早,张之平顶着俩发青发陷的眼圈,在儿子张和半是“押送”半是打气的眼神里,敲开了陈璐的房门。
陈璐也明显一宿没合眼,眼圈红着,带着疲色。
这个从没向谁低过头的男人,第一次,笨拙地垂下了他那总是高昂的颈项。
“小陈对不住。”
嗓子有些发紧,但那份认真藏不住。
“昨天是我太过了。脑筋死板,目光也短,给你赔个不是。”
陈璐完全没料到董事长会亲自登门认错,一时慌了手脚,忙不迭地摆手:“董事长,您这话说的我也有错,我太急了些”
“不,是我。”张之平摆摆手,止住她的话,眼神却亮得惊人,“你那‘qq’项目,行!我批了!”
“五十万,一分不差!我马上叫财务给你拨过去!”
陈璐脸上顿时绽开光芒,几乎要溢出来!
可张之平话头又一转,这个要求,既是一个父亲藏不住的忧虑,也是他这个当家人深思后最实际的考量。
“但有件事。”
他看着陈璐的眼睛,一字一顿:“钱,五十万,给你。可你就俩帮手,这不成。不是信不过你本事,是怕你累垮了,也怕事儿办不扎实。”
“你得证明给我看,你能把顶尖的人挖来,搭起个顶用的班子!我要你亲口告诉我,这每一分钱,花得值、花得响!能让我看见奔头!”
话在理,甚至还透着股护犊子似的担心。
陈璐没有丝毫犹豫,立刻应下:“您放心!我拼了命也会把最好的人找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