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‘公司估值’?估值就是告诉别人,我们这两块地,将来挖出的金子值多少钱。”
张之平若有所思地点头。
“‘风险投资’呢?”张和继续道,“风投,就是有钱人看中了咱这两块地,趁着还没长庄稼,提前来买点股份。”
“他们出钱,让咱们买更好的种子、更贵的肥料,把金子更快挖出来。”
“‘股权’和‘稀释’呢?”张和在纸上画了个分成十份的大饼。
“股权,就是把这块地分成一百份。现在,这一百份全在咱手里。”
“他们投资给钱,就是来买这些份儿。比如投一百万买十份,那以后地里的金子,就有十分之一是他们的。”
“所以爸,记住,份儿不能给太多。多了,以后金子就都是别人的,咱就成替人打工的了!”
这些比喻简单、粗暴,却直击核心!瞬间就让初中文化的张之平抓住了那些金融概念的本质逻辑!
但这只是基础。
接下来,张和开始了关键实战——模拟谈判。
他扮演起高高在上的投资人秦雨,向父亲抛出一个个可能出现的尖锐问题。
“张董事长,”张和模仿着秦雨优雅却强势的语气,“您的背景似乎一直是在制造业。凭什么认为可以在完全陌生的互联网高科技领域成功?”
张之平紧张地低头翻手册找“答案”。
“因为那个”
“不对!”张和立刻打断,“爸,别看稿子!看她的眼睛!要自信!”他深吸口气,把手册上的话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说出来。
“你就这么说:秦总说得对,高科技这块儿我确实外行。我一个下岗工人,能懂啥高端技术呢?”
“可我懂人心哪!”
“老百姓最烦啥?电话费贵得离谱,找个人难如登天——我们就捣鼓出个免费的qq!”
“买东西跑断腿,卖东西更难登天——咱就搭个在家也能做买卖的‘神农’!”
“我摆弄的不是啥高深科技,琢磨的是怎么用技术把老百姓的难处给平了。”
这番话不躲不闪,大大方方认下短处,话锋一转,却稳稳扎进“老百姓要什么”这个命门上,那股子实在劲儿,把张之平“草根企业家”的底子亮得透透的。
“对路!太对路了!”张和一拍大腿,眼睛放光。
“来,下一个大关!张董事长,您给估个价?公司值多少?打算让多少股,圈多少钱?”
张之平这次学精了,照着儿子那本“锦囊妙计”,把话头子轻轻拨了回去:“秦总是行家啊。我们这两块新地,眼下是还没见苗呢,可您也瞅见了,这可是全华夏眼珠子都盯着的肥地沃土!您说,这头一张入场券,它该值个什么价?”
小屋里,父子二人,一个掰开揉碎了教,一个如饥似渴地学;一个设下层层关卡咄咄逼人,一个沉住气稳扎稳打。
一夜的时间,张和算是把生意场上的你死我活全都教给老爹了。
第二天天亮的时候,张之平的眼里明显多了几分自信。
谈判的时间很快就到了,张之平也没怎么休息,他一遍遍的复习张和给他灌输的知识,而后将写满字的笔记本揣进公文包,这才推门出去了。
国金中心。
张之平看着电梯里的楼层数字,脑中却一直在想张和的话。
“爸,咱们可不是去要饭的,咱们是给他们送钱的!”
“咱们才是揣着金蛋的人,他们要求着咱们!”
“叮——”
一声轻响,电梯门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