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一连几次身份转变,朱樉已经逐渐掌握了系统的要诀所在,演技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。
今晚这场戏,他既是演给王谨看的,也是演给他背后的老朱看的!
试问京城上下,谁不知道他朱慡平素里一直与朱棢相交密切,二人可以说是穿着同一条裤子。
今日朱棢在皇宫外等候多时,还非要与他过府一叙。
只要不是瞎子,谁会看不出这其中的猫腻所在?
朱樉非常清楚,今晚秦王府内发生的一切,明天都将分毫不差的被转述到老朱的耳朵里。
假装仁义并不难,难得是能够表里如一的装下去!
他就是要借着与朱棢撕破脸皮来证明自己的忠厚。
就是要让这假装的仁义被当做是真的!
朱棢是个短命鬼,甚至还要死在老朱的前头。
他可不想为了所谓的兄弟情义而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。
眼见着朱樉呕血,王谨连忙上前搀扶:“殿下,您没事吧殿下?”
王谨焦急的询问着朱樉,声音里明显带着哭腔。
朱樉偷偷抬头瞥了王谨一眼:老太监王谨,情绪波动:关切,忠诚度:30
有了众生之相的加持,他可以轻易看出王谨的情绪状态以及对方对自己的忠诚度。
看到忠诚度有所提升,朱樉心中不由得暗自窃喜。
这群太监在宫中就如同是无根的浮萍,费尽心机想要找到依托,最终却又要面临靠山失势的危机。
若是不能削尖了脑袋往上爬,那就注定只能做一辈子的奴才。
虽然平日里在外面能够被人尊称一声公公,可私下里却总要被人唾骂一句阉狗,全无半点尊严!
朱樉刚刚替他说话,为他不惜斥责朱棢,这就是王谨的忠诚度有所提升的原因。
他入宫这么多年,何曾被人高看过一眼?
如今朱樉愿意替他说话,自然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!
这点细枝末节处的关怀,往往最容易打动人心,而这,就是朱樉用于拿捏他人的手段!
朱樉在王谨的搀扶下勉强站稳脚步,面对对方关切的询问,他只是笑着摆手道:“不必担心,本王没事!”
说到此处,他转头望向朱棢离开的方向:“我这个弟弟太过顽劣,真不知何时才能懂事啊”
朱樉刚刚喷血,是因为他咬破了自己的舌尖。
而他此时这番慨叹,则真是像极了为弟弟操碎了心的兄长形象!
王谨闻言连忙宽慰:“三殿下性格素来如此,您又何必与他置气,我这就派人去请大夫给您诊治,明天的朝会您就不要参加了!”
王谨显然已经被朱樉的演技给彻底折服,只想着为朱樉诊治病情,哪里还想着追究什么真伪。
眼见着自己计谋得逞,朱樉心喜更盛,但他并未表露出来,只是摇头拒绝道:“今日之事,你们不可对任何人提起,三弟固然顽劣,可毕竟是我的兄弟,不能让他因此受罚!”
“明日早朝,我也必须要参加,陛下明日要与群臣议事,我身为秦王,自然是要参与其中,如若不然,岂不是让群臣耻笑”
次日清晨,奉天殿上。
群臣肃立,静默无声!
召开朝会的消息是昨晚传达下去的,如今群臣均已到齐,朱元璋也正端坐于龙椅之上。
可是即便如此,却仍不见朱元璋有召开早朝的意思。
这让群臣为之犹豫。
不知陛下是否还在等什么人!
朱元璋初丧爱子,再加上还需批阅奏折,治理朝政,殚精竭虑,如今正手拄龙椅,闭目假寐。
下方群臣窃窃私语,都在议论着陛下是在等谁!
晋王朱棢,燕王朱棣站立在群臣之间,兄弟二人相互对望一眼,彼此间换了个眼神。
朱棢神色有些萎靡,脸上的指印仍未消散。
朱棣朝着前方的空位使了个眼色,那里本该是秦王朱慡所在的位置。
朱棢微微颔首,神色仍有几分愤懑。
朱棣见状轻叹一声,再次站直身子,生怕被朱元璋看到他的小动作!
“秦王朱慡到!”
就在群臣议论纷纷之际,一声唱喏突然自殿外传来。
文武群臣纷纷侧目,朝着殿外看去。
只见朱樉身着一袭白袍,面如金纸,正在随行太监的搀扶下缓缓走上金阶。
朱元璋睁开眼睛,见朱樉这副模样,当即起身坐定:“秦王这是怎么了?”
听到朱元璋的发问,晋王朱棢不由得心头一颤!
想到昨晚他与朱樉的争执,想到昨日他提出的那个问题,他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,只怕朱樉会拿此事来做文章。
搀扶着朱樉的王谨刚想回答,却被朱樉暗暗制止:“回禀陛下,儿臣昨夜偶感风寒,身体不适,故而今日才请王公公搀扶上殿,若有不周之处,还望陛下见谅!”
听到朱樉的回答,朱棢原本提着的心总算能够放下了。
朱元璋虽然知道此事绝非他所说的那么简单,但却也并未深究此事。
毕竟今日早朝乃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商议,朱元璋转头看向云奇:“给秦王赐座!”
一张椅子被搬上殿来,朱樉正襟危坐,倒是享受到了他人享受不到的待遇。
朱元璋无心多言,直奔主题:“国不可一日无君,家不可一日无主,朕年事已高,已属江河日下,今日召集群臣上殿,为的就是与诸位爱卿一同商议再立太子的事宜!”
朱元璋此言一出,群臣静默。
谁都没想到今日早朝要商议的竟然是这么重大的议题,这让他们一时间都无从准备,只是支支吾吾,不知如何作答!
就在这个时候,朱棣率先站了出来:“父皇如今正值当打之年,治理朝纲可谓得心应手。”
“如今大哥刚刚离世,此时议论册立太子,未免有些操之过急,依照儿臣的意见,此事不如从长计议,只等安葬了大哥以后,再探讨也不迟!”
朱棣说至此处,还不忘转头看朱棢一眼,显然这是他二人商量好的决定。
奈何朱棢做贼心虚,不敢说话,只将朱棣一人晾在那里,显得很是尴尬!
朱元璋一眼就看出了这两人的意图,当即开口反问道:“燕王对册立太子一事如此排斥,莫非是有什么其他的打算不成?”
朱棣闻言,心头一凛:“父皇明鉴,儿臣绝无此意!”
“既然燕王都已经发话了,各位爱卿也都不要再支支吾吾了,今日畅所欲言,说说你们的想法吧!”
有了朱元璋的允准,群臣畅所欲言,各自推举自己心仪的人选。
而这当中,自然少不了晋王朱棢,燕王朱棣的提名!
只是这些提名都没说进朱元璋的心坎里,老朱越听脸色越是阴沉。
直到众人为了推举之事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,朱樉忽然起身,开口说道:“启禀陛下,儿臣也有一个人选想要推举!”
众人闻声,目光全部定格在了朱樉的身上。
朱樉环顾四周,缓缓开口说道:“儿臣想要推举允文,继任大明太子之位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