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锅烧热后倒入板栗果仁翻炒,再将炒至软糯的板栗捣成泥,掺上糯米粉、红糖,又细细筛了两遍,做成一个个可爱的形状,在蒸笼里铺好。
没多久,甜香美味的栗子糕便可以出锅了。
揭开锅盖,馥郁的栗香率先钻进鼻腔,拿一块轻轻咬上一口,软糯的糕体在齿间散开,板栗的粉糯、糯米粉的绵柔以及红糖的甜蜜,巧妙地交织在一起。
细腻的口感近乎入口即化。
叶西西忍不住点点头,就差对自己竖起大拇指了,果然,加了灵泉水和空间产的板栗后,这板栗糕的味道简直脱胎换骨!
午饭她做了栗子蒸饭、板栗烧鸡、红烧鲫鱼还有清炒莴笋片。
这段时间从青河里捕了不少鱼回来养在院子里的水缸里,都快吃不完了。
但叶西西也很注意控制数量,毕竟也不可能天天都捕到鱼不是吗?
所以三天两头的,偶尔她就几条鱼,偶尔放一两条,有时候干脆就不放。
小龙虾和石螺倒是能抓到一些,但数量不多。
做好饭,叶西西看了下时间,上午11点半,她挎着装满饭菜的竹篮,踩着发烫的田埂往落霞沟赶。
现在已经是6月底,希望大队正值农忙时节,农事活动都围绕夏收夏种紧张展开。
最近几天社员们都在地里抢收成熟的小麦,用镰刀收割后,在晒场通过脱粒、扬场等工序将麦粒分离出来,确保颗粒归仓;
同时,水田的早稻也到了田间管理关键期,社员们忙着拔除杂草、合理灌溉,还要根据水稻生长情况施加肥料,防治稻飞虱、稻瘟病等病虫害。
大家每天起早贪黑,忙得热火朝天。
山上的挖渠工作暂时停止,所有活计都给夏收夏种让了道。
宋砚洲和宋振国等人被分配去落霞沟旁边的小麦田里收割小麦。
六月末的日头像火球,晒得麦芒都蜷了腰。
金黄的麦田里,社员们挥着镰刀弯腰如弓,“唰唰”的割麦声混着此起彼伏的吆喝。
转过田垄,热浪裹着麦秆焦香扑面而来。
叶西西眯起眼,在明晃晃的日光里,一眼瞧见宋晓芸立在落霞沟边。
烈日下,少女戴着草帽,军绿色长裤笔直地勾勒出双腿线条,随着她的动作微微绷紧,更衬得身姿挺拔;
粉色碎花衬衫被热风掀起衣角,如同春日里绽放的桃花,轻盈地掠过纤细腰身,亭亭玉立的模样,恰似一株在骄阳下蓬勃生长的翠竹。
宋家人本就生得出众,宋晓芸更是眉眼如画。
只是......
她身后不远处,一个身材纤瘦的女人如影随形。
林见微缩在大树投下的阴影里,苍白的脸半隐在发丝间,两只眼睛似乎正一动不动地看向宋晓芸的方向。
两人的身影很近,只有不到两只手臂的距离。
宋晓芸站的地方离社员们午休处不过几十步,却被枝繁叶茂的大树严严实实挡住,正在麦田里挥镰的宋砚洲等人丝毫没有发现这边的不对劲。
唯有叶西西站在田垄高处,将这一切尽收眼底,心中顿时警铃大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