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世,苏晴为救雨中摔倒的老人,被家属赖上推人,不仅赔光了父母留的积蓄,还因耽误了考研复试错失深造机会,最后在流言里病得爬不起来。
再次睁眼,她正站在医院走廊,那老人就快在她面前滑倒——周围人又举起手机,等着看好心人或肇事者的戏码。
苏晴往旁边退了半步,避开老人可能摔倒的范围,低头看了眼手机里的考研复习提醒。
阳光从窗户照进来,落在她攥着的复习资料上。这一世,她不救谁,不帮谁,考研、攒钱、过自己的日子,谁的麻烦,都别想再缠上她。
第一章
走廊里的第二次摔倒
消毒水的气味像针一样扎进鼻腔时,苏晴正低头看着手机屏幕。备忘录里考研复试重点梳理几个字还泛着新输入的浅灰色,耳边突然炸开一阵急促的惊呼——
老人家!小心!
心脏猛地一缩,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。苏晴几乎是本能地抬头,视线撞向斜前方三步远的地方: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踉跄着向后仰,手里的搪瓷缸哐当掉在地上,浑浊的小米粥泼了一地,黏在往来行人的鞋跟上。
周围的人下意识地后退,形成一个诡异的空圈。几道手机镜头明晃晃地举起来,屏幕的光在走廊惨白的灯光下闪闪烁烁,有人低声议论:快扶啊……却没人真的迈出脚。
这一幕,苏晴太熟悉了。
上一世也是这样。同样是医院这条长走廊,同样是这位老人在她面前摔倒。那时她还攥着刚取的考研复试准考证,满心都是再检查一遍资料的念头,却还是没忍住冲上去扶了一把。
老人抓住她的手腕,枯瘦的手指像铁钳,声音嘶哑:是你……是你撞的我……
后面的事像褪色的旧电影,在她脑子里飞速闪过:家属闹到医院,指着她的鼻子骂没良心的白眼狼;警察来调解,说你没撞人为什么要扶;父母留下的那点积蓄,本来是准备给她做复试期间生活费的,全赔给了对方当医药费;她拖着病体去复试时,脑子昏沉得连专业名词都记不清,最终名落孙山。
再后来,小区里的人见了她就躲,说她表面热心肠,背地里没担当。她窝在租来的小屋里,咳得撕心裂肺时,总想起那天老人摔倒时,周围人举着手机的样子——他们不是在等她救人,是在等一场好人没好报的戏。
小姑娘,你离得近,搭把手啊!旁边有人推了推苏晴的胳膊,语气里带着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催促。
老人的身体已经快要触地,苏晴甚至能看清他额角的皱纹里渗着的汗珠。她的手指动了动,指甲几乎掐进掌心——上一世扶人的瞬间,指尖触到老人衣服布料的触感,还清晰得像昨天发生的事。
但这一次,苏晴往后退了半步。
只是很小的一步,鞋底擦过地面,发出轻微的声响。刚好退出老人摔倒可能波及的范围,也刚好让那几道举着手机的镜头,没法再把她和老人框进同一个画面里。
砰。
沉闷的声响传来,老人终究是摔在了地上。他疼得闷哼一声,脸色瞬间白了。
周围的议论声更大了。有人瞥向苏晴,眼神里带着诧异和指责:你怎么回事啊就站在旁边都不扶一下
苏晴没看他们,低头重新看向手机。屏幕还停留在备忘录页面,她指尖划过屏幕,点开了提前下载好的复试真题文档。阳光从走廊尽头的窗户斜照进来,落在她攥着的复习资料上,纸页边缘被晒得微微发烫。
那是她上一世没能好好把握的光。
不是我撞的。她轻声说,声音不高,却足够让旁边的人听见。指尖继续在屏幕上滑动,划过专业理论高频考点那一行时,她顿了顿,又补了一句,我还有事,先走了。
身后传来老人家属赶来的喧闹声,夹杂着谁看到是怎么摔的刚才好像有个小姑娘在旁边的问话。苏晴没回头,加快脚步穿过人群,把那些声音远远抛在身后。
走廊的风掠过耳畔,她捏着手机的手指松了松,掌心全是汗。但这一次,不是因为害怕被赖上,而是因为——她终于没再重蹈覆辙。
这一世,她得先顾好自己。
第二章
退半步,是我的底线
走出医院大门时,风卷着碎雨丝扑在脸上,凉得苏晴打了个颤。她把复习资料往怀里紧了紧,刚要抬手拦出租车,身后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
小姑娘!你等一下!
是刚才在走廊里推她胳膊的那个阿姨,五十多岁的样子,拎着个印着医院logo的塑料袋,快步追了上来。苏晴脚步顿住,没回头,心里已经隐约猜到对方要说什么。
你这孩子,怎么就那么走了呢阿姨追到她身边,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赞同,刚才那老人家摔得多重啊,你就在旁边,伸手扶一把怎么了万一摔出个好歹来……
苏晴侧过脸,看着马路对面亮起的红灯,淡淡开口:我没撞他。
我知道你没撞啊!阿姨皱着眉,像是觉得她不可理喻,可大家不都看着呢吗你哪怕过去问问情况也好啊,就那么冷着脸走了,别人该怎么说你
别人怎么说,跟我有关系吗
苏晴的声音很轻,却让阿姨愣了一下。她大概没料到这个看着文静的小姑娘会说出这样的话,张了张嘴,又道:话不能这么说啊,做人得有同情心嘛。你看刚才那么多人举着手机,你不扶,回头传到网上,人家该说你冷漠了——
冷漠也比被赖上强。
苏晴终于转回头,直视着阿姨的眼睛。她的眼神很平静,没有上一世被指责时的慌乱,也没有辩解的急切,只有一种近乎坦然的疏离。
上回在这医院,也是这位老人,也是在这条走廊,我扶了。她顿了顿,看着阿姨脸上惊讶的神色,继续说,然后他说我撞了他,家属闹了半个月,我爸妈留的钱全赔了,考研复试也耽误了。
阿姨的嘴彻底合上了,脸上的不赞同慢慢变成了错愕。
我退那半步,不是没同情心。苏晴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鞋尖,刚才在走廊后退时,鞋底沾了点老人泼出来的小米粥,现在被风吹得结了层薄痂,是我吃过亏,知道什么叫边界。我没义务为别人的意外负责,更没义务拿自己的人生当赌注,去换别人一句‘好心’。
红灯跳成绿灯,过马路的行人涌了过来,把她们俩挤得往路边挪了挪。阿姨拎着塑料袋的手松了松,看着苏晴怀里被雨丝打湿了一角的复习资料,上面隐约能看到复试真题的字样。
你……是要考研啊她迟疑着问。
嗯。苏晴点头,抬手拦了辆刚好路过的出租车,拉开车门时,又回头看了阿姨一眼,我爸妈走得早,就留了点钱给我读书。上回因为扶人,差点连书都读不成。这一世,我得先把书读好,先顾好自己——这不算错吧
阿姨没说话,只是看着她。
苏晴弯腰坐进出租车,报了住处的地址。车子启动时,她从后窗看出去,那个阿姨还站在路边,手里捏着塑料袋,望着医院的方向,不知道在想什么。
雨好像大了点,打在车窗上,发出细碎的声响。苏晴靠在椅背上,从包里拿出手机,屏幕上还停留在复试资料的页面。她指尖划过面试礼仪注意事项那一行,忽然想起上一世复试时,面试官问她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,你会怎么做,那时她还信誓旦旦地说会尽力帮忙。
现在再想这个问题,她大概会说:我会先确认自己有没有能力帮,有没有能力承担帮了之后的后果。
退半步不是冷漠,是给自己留一条生路。这道理,她是用一整段被毁掉的人生换来的。
出租车穿过雨幕,驶向住处的方向。苏晴把手机收起来,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,轻轻吁了口气。这一世的路才刚开始,她得一步一步走稳了,再不能被无关的人和事绊住脚。
第三章
别叫我好心人
回到出租屋时,雨已经停了。苏晴把湿了边的复习资料摊在桌上,就着台灯的光用纸巾轻轻吸干潮气,门外忽然传来敲门声,还伴着熟悉的喊声:苏晴在家吗
是同住一个楼道的林婶。上一世她总说苏晴心善,老人摔倒那事闹起来时,她还跑前跑后帮着传话,只是后来见家属闹得太凶,便也渐渐躲着苏晴了。
苏晴捏着纸巾的手顿了顿,起身开了门。林婶拎着个布袋子站在门口,脸上堆着笑:刚从菜市场回来,见你窗户亮着,就想着把这把青菜给你送来——我儿子单位发的,吃不完。
布袋子里的青菜还带着水珠,看着新鲜。上一世苏晴总受林婶这样的照拂,心里记着情分,后来林婶儿子结婚差钱,她还把刚攒下的两个月工资偷偷塞给了林婶,最后那钱也没还回来,倒是成了她病中无人问津时,偶尔想起的钝痛。
不用了林婶,我冰箱里还有菜。苏晴侧身让开门口的位置,没接那个布袋子,谢谢您想着我。
林婶脸上的笑淡了点,把布袋子往她手里递了递:跟婶客气啥你一个小姑娘住这儿,哪顾得上买菜拿着吧,不值钱的东西。
苏晴抬手挡了挡,指尖没碰到布袋子:真不用,我这几天忙着复习,基本都吃食堂,带回来也放坏了。
这话够直白,林婶捏着布袋子的手僵了僵,顺着她的视线看向屋里的书桌——摊开的复习资料,堆着的专业书,确实不像有空打理菜蔬的样子。她收回手,笑了笑:那行,那你忙你的,别累着。
刚要转身,她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,凑近了些压低声音:对了苏晴,刚才我去医院给我家老头子拿药,听人说……有个老人在走廊摔了,旁边有个小姑娘没扶有人说那姑娘看着像你,是你不
苏晴心里清楚,这才几个小时,消息就传开了。她没躲,点头:是我。
林婶眼睛瞪了瞪:你咋没扶呢你这孩子一向是好心人啊,上次三楼王奶奶崴了脚,还是你背她去的医院……
林婶,苏晴打断她的话,声音不高,别叫我‘好心人’。
林婶愣了:啥
我不是什么好心人。苏晴看着她的眼睛,说得认真,上次扶王奶奶,是因为她家门口有监控,我确定没人能赖上我。这次没扶那个老人,是因为上回我扶过,被赖了钱,还耽误了事儿。
林婶张了张嘴,显然没料到她会这么说,也没料到那事还有上回。她皱着眉:不能吧那老人看着不像讹人的……再说了,就算有一回,也不能见人摔倒都不扶啊,传出去多不好听人家该说你……
说我什么说我冷漠苏晴轻轻笑了笑,那笑意没到眼底,总比说我‘好心没好报’强。林婶,我爸妈走得早,没人替我撑腰,我要是自己不多顾着点,被人坑了骗了,到最后连口饭都吃不上,谁能管我
这话戳得实在。林婶看着苏晴清瘦的脸,想起她孤孤单单住在这里的样子,那些你该扶你是好心人的话,忽然说不出口了。她捏了捏手里的布袋子:你这孩子……咋突然想这么多
不是突然想的,是吃过亏了。苏晴往后退了半步,靠在门框上,林婶,我得先顾着自己考研,顾着好好过日子。以后……别再叫我‘好心人’了,我担不起。
林婶没再说啥,点了点头:那你……那你好好复习,婶不打扰你了。
看着林婶下楼的背影,苏晴关了门,靠在门板上轻轻呼气。她知道这样会让邻里觉得她变了,变得不近人情,但比起上一世被好心人这三个字绑着,活得委屈又狼狈,她宁愿现在这样——清清爽爽划清界限,谁也别再对谁抱不该有的期待。
书桌那边,台灯的光落在复习资料上,暖黄的一片。苏晴走过去坐下,拿起笔时,指尖还有点发颤,却比在医院后退那一步时,稳了许多。
她不是要做冷漠的人,只是不想再做那个让自己受委屈的好心人了。
第四章
复习资料比围观重要
台灯的光晕里,苏晴刚在真题集上划下一个高频考点,手机突然震动起来。是大学同学周曼发来的消息,连着三条语音,背景音闹哄哄的。
data-fanqie-type=pay_tag>
她点了播放,周曼的声音裹着风传出来:苏晴!你看本地论坛没有人发帖子说医院走廊有人摔倒,旁边姑娘见死不救,那照片看着跟你超像!你没出事吧
第二条语音里,周曼的声音急了些:好多人在下面骂呢,说现在的年轻人心硬,还有人扒你去年帮王奶奶送医的事,说你装好人……你快看看,要不要我帮你说几句
第三条却轻了,带着点犹豫:其实……要是真的,你咋没扶啊我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,是不是有啥难处
苏晴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,没回消息,点开了周曼说的本地论坛。置顶的帖子标题刺眼——《医院见闻:老人摔倒无人扶,年轻姑娘冷眼旁观,良心不会痛吗》。
楼主配了三张照片,都是从不同角度拍的走廊场景。第一张能看见她低头看手机的侧脸,第二张是她后退半步的瞬间,第三张则是她转身离开的背影,配文里写着穿浅蓝外套、拿复习资料的姑娘,全程无动于衷,周围人劝了也不听。
评论区已经吵翻了。有人骂她冷漠自私,有人说现在扶人就是惹祸,还有人翻出上一世她被讹的旧事——大概是当时闹到派出所,有人把零星片段发过网,此刻被翻出来当她早不是好人的佐证。
苏晴划着屏幕,指尖没停。上一世她看到这些,怕是早慌了神,要逐条解释,要找证人,要急得掉眼泪,最后却被骂得更凶。可现在看着那些字,心里竟出奇地静。
不过是些没看清前因后果的议论,比起复试可能错失的知识点,实在不值当分神。
她退出论坛,给周曼回了条文字:是我。没扶,因为上回扶过被讹了。现在忙着复习,没空想这些,谢你惦记。
消息发出去没多久,周曼的电话直接打了进来。苏晴犹豫了下,接了,按了免提放在桌角。
苏晴你疯了!周曼的声音快劈了,现在网上都吵成什么样了!你不解释就算了,还直接认你知不知道这事儿传出去,对你复试影响多大面试官要是看到了……
他们不会看到的。苏晴翻开笔记本,笔尖落在专业术语解释那一页,面试官只看复试成绩和专业能力,不看论坛帖子。
可那是人品问题啊!周曼急道,你就不怕别人说你道德有问题还有咱班同学,要是看到了,肯定对你有看法……
看法重要,还是复试重要苏晴打断她,笔尖在纸上划出清晰的痕迹,我现在翻一页书,记一个知识点,比在网上跟人吵三小时有用。他们围观他们的,我复习我的,两不相干。
周曼噎了下,好半天才憋出句:你咋变得这么……后面的话没说出来,大概是想不出合适的词。
苏晴低头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,轻声道:上回因为被讹,复试当天脑子一片空白,连最基础的理论都答不上来。出考场时我就想,要是当时我没去扶,要是我把看论坛吵架的时间用来背题,会不会不一样
电话那头静了。
周曼,她翻到下一页,声音稳了稳,围观别人的事,争论谁对谁错,太费时间了。我手里这摞复习资料,比网上那些话重要得多——它能帮我考上研,能让我以后不用再怕被人讹走积蓄,能让我好好过日子。
周曼叹了口气:我知道了……那你别太累,要是有人找到学校去,我帮你挡着。
不用。苏晴笑了笑,没人会真来堵我,他们就是图个嘴快。挂了啊,我这道论述题还没整理完。
挂了电话,她把手机调了静音,塞进书包最底层。台灯下,复习资料上的字迹清晰又安稳,比那些跳脱的网络评论实在得多。
上一世她总被外界的声音牵着走,怕人说她不好,怕人说她冷漠,最后把自己耗得精疲力尽。这一世她算想明白了,与其在围观和议论里耗着,不如攥紧手里的复习资料——这才是能实实在在托住她的东西。
笔尖在纸上继续移动,划出沙沙的声响,在安静的屋里,格外踏实。
第五章
她怎么变得这么冷
第二天去图书馆占座,刚走到三楼阅览室门口,就听见里面传来压低的议论声。苏晴脚步顿了顿,隐约听见苏晴医院没扶人几个词,她没停,径直走到常坐的靠窗位置。
对面座位的女生是同系的学妹,之前总爱凑过来问她复习题,此刻却把书往面前挪了挪,眼神往旁边偏,像是刻意躲着她。苏晴把书包放下,拿出笔记本,假装没看见。
刚翻到昨天整理的论述题,斜后方传来椅子拖动的声响。她余光瞥见两个女生站起来,路过她座位时,其中一个没忍住,声音压得再低,还是飘进她耳朵里:就是她,真没想到她是这样的人……上回系里组织去敬老院,她还帮老人剪指甲呢,装得真像。
另一个接话:可不是嘛,以前看她对谁都客客气气的,怎么突然这么冷老人摔倒就在旁边,居然能眼睁睁看着……
苏晴握着笔的手紧了紧,笔尖在纸上戳出个小墨点。上一世这个时候,她大概会红着眼眶站起来解释,说自己不是故意的,说自己被讹过,可越解释,别人越觉得她在找借口。
她深吸口气,把注意力拉回笔记本。那些议论像细小的针,扎在皮肤上有点痒,却没再像从前那样往心里钻——比起复试时可能遇到的专业问答,这些碎语实在太轻了。
中午去食堂打饭,排队时身后有人轻轻碰她胳膊。回头看,是同班的张磊,上一世他曾在她被家属堵着骂时,偷偷塞给她一瓶水。
苏晴,张磊往旁边退了半步,让后面的人过去,声音放低,论坛那事……你别往心里去。我知道你不是冷漠的人,是不是有啥隐情
苏晴舀着免费汤的勺子顿了顿,抬头看他:没隐情,就是不想扶。
张磊愣了愣,眼里闪过诧异:可……我记得你以前帮楼下阿姨搬过米,还帮导员守过整夜实验室,你不是这样的人啊。
以前是以前,现在是现在。苏晴把汤碗端稳,以前总想着帮别人,自己的事倒耽误了不少。现在想通了,先顾好自己。
她端着餐盘要走,张磊又跟上来一步:你是不是……怕再被讹其实可以找旁人作证,或者录个视频……
太麻烦了。苏晴摇头,我没那么多时间耗在这上面。复试还有十天,我得抓紧背题。
张磊看着她转身的背影,没再说话。食堂里人来人往,不少人往这边瞥,眼神里带着探究——那个从前总爱笑着接下别人求助的苏晴,这两天像换了个人,拒绝得干脆,连解释都懒得给。
下午复习累了,苏晴去楼下自动贩卖机买水。刚投完币,就看见林婶和三楼的王奶奶站在不远处说话,王奶奶拄着拐杖,声音不大却清楚:就是小苏那天没扶人那事不能吧,她去年还背我去医院呢,多热心的姑娘……
林婶叹了口气,往苏晴这边看了眼,压低声音:谁说不是呢可她自己承认了,还说以后不做‘好心人’了。这孩子,不知道咋变得这么冷……
苏晴拿着刚掉下来的矿泉水,指尖触到冰凉的瓶身。她没过去打招呼,转身往阅览室走。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落在地上,拉出长长的影子,她踩着自己的影子走,步子比早上更稳了些。
冷就冷吧。比起上一世被热心拖得寸步难行,她宁愿现在这样——旁人的眼光再重,也重不过手里的复习资料;别人说她再冷,也比病床上咳着喘着后悔强。
走到阅览室门口,她抬手揉了揉太阳穴,推开了门。里面很安静,只有翻书的沙沙声,她回到座位坐下,翻开书,刚才那些议论带来的微澜,很快就被知识点淹没了。
第六章
先顾好我的复试名额
手机在书包里震动第三下时,苏晴正对着一道专业计算题蹙眉。她从书包侧袋摸出手机,屏幕上跳着李老师三个字——是系里负责研究生复试协调的辅导员,上一世就是他打电话来,说老人家属找到学校要讨说法,让她先去办公室一趟,生生耽误了她半天复习时间。
指尖在接听键上悬了两秒,她划开屏幕:李老师。
苏晴啊,你现在在哪呢李老师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,带着点熟稔的温和,方便来我办公室一趟不有点事想跟你聊聊。
苏晴捏着笔的手没松,视线落在草稿纸上刚算到一半的公式:老师,我在图书馆复习呢,复试还有几天就到了,手头题还没捋完。要是不急的事,能不能等我复试完了再说
那边顿了顿,大概没料到她会直接拒绝。沉默几秒,李老师才开口:是这样,昨天有位老人家的家属找到学校了,说是……那天在医院没扶人的事,想跟你核实下情况。你也知道,这事儿现在网上传得有点热闹,学校这边也得了解下具体情况,别影响了你的复试形象啊。
果然是为了这事。苏晴笔尖在草稿纸上轻轻点了点,声音平静:情况我知道,就是没扶。原因是之前扶过这位老人,被讹了钱,还耽误了去年的复试。这次不想再耽误了。
被讹过李老师的声音高了些,还有这回事那你怎么不早说……
说了也没用。苏晴打断他,去年我跟家属解释过,跟警察也说过,最后还是赔了钱。现在说这些,家属也不会信,反倒要耗时间扯来扯去。我复试的书还没背完,没时间耗。
可家属都找到学校了,你总得来露个面吧不然人家说学校包庇学生……
我是来上学的,不是来处理这些事的。苏晴翻了页书,声音里带了点冷意,学校要是觉得我没扶人影响不好,大可以等复试成绩出来再说。但现在,我得先顾着我的复试名额——去年就是因为这些事没考上,今年我不能再耽误了。
她话说得直白,甚至带了点硬气。李老师在那头又沉默了,苏晴能听见他翻文件的沙沙声,过了好一会儿,才听见他叹口气:你这孩子,怎么这么犟我知道你急着复习,但家属在办公室等着呢,你就来十分钟,说清楚就走,行不
不行。苏晴答得干脆,十分钟也够我背两个名词解释了。老师,要是没别的事,我先挂了,这道题还没算完。
不等李老师再说,她直接按了挂断,顺手把手机调回静音,塞回书包。窗外的阳光移了位置,落在草稿纸的公式上,那些弯弯绕绕的符号突然清晰了些,她提笔继续算,刚才接电话时乱了的思路,很快又顺了回来。
上一世李老师打电话时,她慌慌张张跑去办公室,家属在那哭天抢地,她站在中间解释了两个小时,回到图书馆时脑子一片乱,连书都看不进去。后来复试时,刚好考到那天没捋完的知识点,她卡了壳,分数差了三分没上。
三分,就是因为那两个小时的耽误。
旁边座位的男生轻轻咳了声,苏晴抬头,看见他往自己这边瞥了眼,大概是刚才打电话的声音没控制好。她朝他点了点头,低下头继续做题,指尖握着笔,比刚才更用力了些。
复试名额是她的底线。谁也别想再用核实情况顾全形象这些话来扯她后腿——家属要闹就闹,学校要查就查,等她拿着录取通知书,这些都成了无关紧要的事。
草稿纸上的公式终于推导完成,苏晴在最后画了个对勾,轻轻舒了口气。阳光落在对勾上,暖融融的,她知道,自己这一步没退,是对的。
第七章
谁爱当英雄谁去当
傍晚从图书馆出来,刚走到校门口,就看见路边围了一小圈人。人群中间有辆倒着的电动车,旁边蹲个阿姨,正揉着脚踝,眉头皱得紧紧的——看那样子,是骑车摔了。
有人举着手机拍,有人站在旁边议论:快扶起来啊,天快黑了,地上凉。
别乱扶,万一骨头摔折了,动了更麻烦。
那也不能让她蹲在这儿啊,要不打120
议论归议论,没谁真往前站。苏晴拎着书包往旁边绕,不想凑这个热闹,却听见人群里有人喊她:苏晴是你不
她抬头,看见张磊站在人群外围,正朝她招手。他身边还站着两个同班同学,都是上一世常一起去图书馆的伙伴。
你来得正好,张磊往旁边让了让,露出中间的阿姨,这阿姨骑车摔了,我们正纠结要不要扶,你……
话没说完,就见苏晴脚步没停,径直从人群边绕了过去,只淡淡丢下句:打120吧,我还有事。
张磊愣在原地,那两个同学也面面相觑。其中一个女生忍不住嘀咕:她怎么这样啊以前班里组织活动,她总冲在前头,现在见人摔倒都躲……
苏晴没回头。上一世她大概会挤进去,先扶阿姨起来,再问疼不疼,甚至会陪着等救护车——就像她以前无数次做的那样。可现在她只想着赶紧回出租屋,把下午没整理完的复试案例过一遍,天暗下来前,得把那几个重点模型再默写一遍。
身后的议论声隐约飘过来,比图书馆里的碎语更清楚些:果然网上说的是真的,她现在是真冷漠……也难怪,被讹过一次怕了吧,可这阿姨看着不像讹人的啊……
她攥紧了书包带。其实不是怕,是真的觉得没必要。扶起来又怎样问了疼不疼又怎样她不是医生,帮不上实质的忙,反倒要耗时间站在这儿,听旁人的议论,等阿姨家人来或许还要被问东问西——这些时间,够她背完一整页的理论要点了。
快到出租楼时,远远看见林婶在楼下收衣服。见她过来,林婶停下手里的活,往她身后看了看,没见旁人,才开口:刚听楼下小王说,校门口有人摔了电动车,你路过没
看见了。苏晴掏出钥匙开门,他们说要打120。
你没帮忙林婶追问,眼神里带着点探究,那阿姨看着挺可怜的,蹲在地上没人扶,旁边围了一堆人就看着……
有别人打120就够了。苏晴插钥匙的手顿了顿,转头看她,我又不会治伤,站在那儿也没用。我得赶紧上去背题,复试就剩五天了。
林婶张了张嘴,想说什么,最终只是叹了口气:你啊……真就一点不管旁人的事了以前三楼张大爷家水管漏了,还是你半夜帮着找的维修工呢。
以前是以前。苏晴推开门,以前总觉得能帮就帮,后来才知道,不是所有‘帮’都有好结果。我爸妈留的钱不多,时间也不多,得用在自己身上。
门关上时,她听见林婶在外面轻轻说了句这孩子怎么就转不过弯来。苏晴没应声,把书包放在书桌上,拉开窗帘让光进来——窗外的天确实暗了,得赶紧开台灯。
刚把台灯打开,手机亮了下,是周曼发来的消息:你是不是又没扶人张磊说在校门口看见你了,你真不管啊
苏晴回了条:120快到了,有人管。我要复习了。
发完就把手机扣在桌上。她知道周曼大概会觉得她不可理喻,张磊或许会失望,林婶更会觉得她冷,可那又怎样
这世上想当英雄的人多着呢,不差她一个。上一世她试着当好人,输得一塌糊涂。这一世她不想当英雄,只想当能考上研、能好好过日子的苏晴——谁爱当英雄谁去当,她不抢。
台灯亮起来,落在摊开的案例集上。苏晴坐下来,拿起笔,刚才路过校门口时那点微澜,很快就沉了下去。
第八章
别想用道德绑我
复试前三天的下午,苏晴正蹲在图书馆书架前找一本绝版的专业书,身后忽然传来脚步声,跟着是李老师的声音:苏晴,可算找着你了。
她直起身回头,见李老师身边还站着两个中年男女,男的眉头拧着,女的眼圈发红——看那神态,不用问也知道是医院摔倒那位老人的家属。
李老师。苏晴把刚抽出来的书抱在怀里,没往前走,也没打招呼,就站在书架间的窄道里。
这就是苏晴同学。李老师侧身指了指她,又转向那对男女,你们有话好好说,她马上要复试了,别吓着孩子。
女的往前凑了半步,声音带着哭腔:你就是那个在医院见我爸摔倒不扶的姑娘我爸现在还在住院,腿骨裂了,躺床上疼得直哼,你怎么就那么狠心,眼睁睁看着他摔下去
男的跟着沉了脸:我们也不是讹你,就想问问你,当时为啥不扶哪怕喊一声人也好啊!你一个大学生,读那么多书,连基本的道德都不讲
图书馆里本就安静,这几句声音不算小,附近几个书架的人都探了头,目光落在苏晴身上,带着好奇和审视。
苏晴没看那对男女,先转向李老师:老师,我跟他们没什么好说的。复试前的时间宝贵,您要是没别的事,我得继续找书了。
你怎么能这么说女的急了,上前要拉她胳膊,我爸摔得那么重,你一句‘没什么好说的’就完了你良心过得去吗
苏晴往后退了半步,避开她的手,这才看向她,声音平得没波澜:第一,你爸摔倒不是我撞的,监控能证明。第二,我去年扶过他一次,被你们赖了三万块,耽误了考研复试,这事派出所也有记录。第三,我现在要复习,没时间跟你们扯道德。
男的愣了下,大概没料到她会提去年的事,脸色变了变:去年那是误会!我爸当时摔懵了,认错人了……再说那钱后来不是退了你一部分吗
退了八千,还差两万二。苏晴记得清楚,我爸妈留的积蓄总共就五万,大半都被你们拿去了。我去年复试那天发着烧,脑子里全是你们堵在我家门口要钱的样子,一道题都答不上来——这些,你们管这叫‘误会’
女的眼神闪烁了下,又梗起脖子:那你也不能见死不救啊!人活一辈子,谁还没个难处你就当积德行善不行吗
我的德行,不用靠扶你们家老人来积。苏晴抱着书往旁边挪了挪,想绕开他们,你们要是觉得我没扶人不对,可以去报警,可以去法院告,但别在这跟我讲道德——我被这‘道德’绑着吃过亏,现在不奉陪了。
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!李老师皱起眉,家属也是着急,好好沟通……
沟通不了。苏晴打断他,他们想要的是‘我认错、我愧疚’,可我没错,也不愧疚。李老师,您要是非要让我谈,也行,等我复试完,哪天都行。但现在,谁也别想用‘道德’绑着我耽误复习——去年耽误一次就够了。
她话说得太硬,那对男女反倒噎住了。周围有人轻轻叹了口气,不知是觉得她冷漠,还是觉得家属过分。有个戴眼镜的男生忽然开口:同学要复试了,有事先找学校协商不行吗在图书馆堵着也不是办法。
男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,看看苏晴,又看看周围人的眼神,拽了拽身边的女人:走!跟这种没良心的多说什么!
女的还想说什么,被他拉着往外走,路过李老师身边时,狠狠瞪了一眼。
李老师看着他们走远,回头无奈地看着苏晴:你啊……就不能软和点他们毕竟是长辈。
软和过,没用。苏晴低头看了眼怀里的书,老师,我真得复习了。
李老师叹了口气,摆摆手:去吧去吧,要是他们再来找你,你直接给我打电话。
苏晴点点头,转身钻进书架深处。刚才被围住的地方,还有人往这边看,她没在意,专心找书。指尖划过书脊时,她想起上一世家属找到学校时,她又是道歉又是解释,最后被缠得三天没睡好——那时候她总怕别人说她没道德,可越怕,越被绑得紧。
现在她不怕了。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,不是用来绑架别人的。她不想当那个被道德绑架的人,这没什么不对。
找到那本绝版书时,夕阳正透过窗户照进来,落在书页上。苏晴抱着书往座位走,脚步比刚才更沉也更稳——谁也别想再用什么东西绑着她,这一世,她要为自己走。
第九章
我的钱,只给我自己花
复试前一天,苏晴去银行取生活费。刚把卡插进ATM机,身后就传来熟悉的声音,带着点试探:苏晴
她回头,见是林婶的儿子小周,手里捏着个皱巴巴的存折,脸色不太好看。上一世就是这时候,小周找她借钱,说要给未婚妻买钻戒,差两万块,她当时刚从父母留下的积蓄里取了点钱准备复试,心一软就借了——后来钱没还,她病中想找他要回几百应急,他却避而不见,说你当初好心借我,现在怎么还催。
周哥。苏晴收回视线,盯着ATM机的屏幕,指尖在按键上顿了顿,准备输入取款金额。
小周凑过来,搓了搓手:你也来取钱啊正好,我有点事想找你帮忙。
苏晴没接话,等机器吐出钞票,数了数塞进钱包,又把卡抽出来。这才转头看他:周哥有事
是这样,小周往旁边退了退,避开后面排队的人,我跟我对象下周去挑钻戒,看好一款,还差一万五……你手里要是方便,先借我周转下过两个月我发了年终奖就还你。
和上一世不同,这次他把金额说少了,大概是听说了她被讹钱的事,知道她手头不宽裕。
苏晴拉上钱包拉链,干脆地摇头:我没钱。
小周愣了下,显然没料到她会这么直接:怎么会没钱你爸妈不是留了些积蓄吗再说你马上要复试,肯定备着钱呢。
之前被讹了三万,后来退了八千,剩下的钱够我复试和这半年生活费,一分都不能动。苏晴把钱包放进书包,周哥要是急用钱,不如去银行问问贷款,或者跟亲戚借借。
亲戚那边都问遍了,实在没办法才找你。小周脸上有点挂不住,咱邻里这么多年,我妈还总给你送菜呢,你就不能帮衬下一万五而已,又不是不还你。
正因为钱不多,才不能动。苏晴看着他,我爸妈就留了五万,大半都被讹走了。这剩下的钱是我的救命钱——复试要交报名费,万一考上了要交学费,我总不能饿着肚子读书。
小周皱起眉:你这话说的,我还能骗你不成我妈说了,你是好心人,最懂帮人难处……
我不是好心人。苏晴打断他,之前跟林婶说过了,我得先顾自己。周哥要是没别的事,我先走了,还得回去背题。
她转身要走,小周伸手拦了下:苏晴你怎么回事不就借点钱吗至于这么抠你忘了以前你家水管坏了,还是我半夜来帮你修的
那次你修完,我给了你两百块辛苦费,你收了。苏晴避开他的手,周哥帮过我,我记着情分,但钱不能借。我的钱,得留着给我自己花。
这话够冷,小周的脸彻底沉了:行,算我白认识你!不借就不借,说这么多干啥不就是怕我不还吗
苏晴没再理他,径直走出银行。阳光照在身上,暖烘烘的,她却觉得心里松快——上一世她犹豫了半天,还是把钱借出去了,后来复试完找他要,他却总说再等等,等她病了,那笔钱成了压在心里的刺。
路过菜市场,远远看见林婶在买豆腐。苏晴本想绕开,林婶却先看见了她,挥了挥手:苏晴!
她只好走过去。林婶把豆腐装进袋子,随口问:刚才看见我家小周跟你在银行门口说话他没找你麻烦吧
他想借一万五,我没借。苏晴直接说。
林婶的手顿了顿,看向她:你没借
没借。我的钱要留着复试和读书。苏晴看着她,林婶,不是我不帮,是我真的帮不起。我就这点钱,要是借出去了,万一他一时还不上,我连饭都吃不上,复试更别想了。
林婶叹了口气:我知道你难……那混小子,我回去说他。你别往心里去。
没事。苏晴笑了笑,林婶我先走了。
走出菜市场,她摸了摸书包里的钱包,里面的钱不多,却沉甸甸的——这是她的底气,是她能重新开始的资本。上一世她总想着帮人,把钱借出去,把情分耗进去,最后自己落得一身病。这一世她算明白了,钱要攥在自己手里,日子才能由自己说了算。
回到出租屋,她把钱包放进抽屉锁好,转身坐在书桌前。摊开的复习资料上,复试注意事项几个字格外清晰。她拿起笔,心里比任何时候都笃定——她的钱,她的时间,她的精力,都要花在自己身上。这不是抠,是对自己负责。
第十章
这一世,我先救我自己
复试那天清晨,苏晴对着镜子系衬衫扣子时,指尖格外稳。镜子里的姑娘眼下有淡淡的青黑,是这半个月熬夜复习的痕迹,可眼神亮得很,像淬了光——和上一世复试当天那个脸色苍白、手抖得握不住笔的自己,判若两人。
她把准考证、身份证和笔袋仔细塞进书包侧袋,又检查了一遍复习时整理的核心知识点小册子,确认没落下东西,才锁门下楼。
路过林婶家门口时,门忽然开了条缝,林婶探出头看了眼,见是她,轻声说:去复试啊别紧张,正常发挥就行。
苏晴愣了下,笑着点头:谢谢林婶。
我煮了鸡蛋,给你揣两个路上吃。林婶递出个小塑料袋,里面装着两个温乎的鸡蛋,垫垫肚子,别饿晕了。
这次苏晴没推,接过来攥在手里,温意顺着掌心漫上来:谢谢您。
快去吧,别迟到。林婶摆了摆手,缩回了门里。
走到小区门口,正遇上张磊。他手里捏着复试资料,看见苏晴,愣了下,随即笑了:你也这么早我还以为我得等会儿。
怕路上堵车。苏晴晃了晃手里的鸡蛋,林婶给的,你吃吗
张磊摆手:我妈给我煮了。对了,之前……校门口那事,我后来想了想,你说得对,打120确实比瞎扶强。
苏晴意外地挑了挑眉。
还有图书馆那次,张磊挠了挠头,我听李老师说,去年你被讹了三万……换作是我,我可能也不敢扶。之前误会你了,对不起啊。
晨光落在他脸上,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红。苏晴心里软了软,摇了摇头:没事,都过去了。
两人并肩往公交站走,没再提之前的事,只聊了几句复试可能考的题型。张磊说周曼托他带句话,祝她复试顺利,苏晴应了声替我谢谢她,心里清楚,那些曾因冷漠疏远她的人,或许正慢慢试着理解。
到了考点,门口已经排起长队。苏晴看到了几个同系的同学,有人朝她点头,眼神里没了之前的探究,只剩同为考生的紧张。她深吸口气,跟着队伍往里走。
进考场前,她最后摸了摸口袋里的小册子,指尖划过理论模型应用那一页——这是上一世她卡壳的地方,如今相关的案例和要点,她能倒背如流。
面试时,主考官问的最后一个问题,果然和上一世类似:如果遇到需要帮助但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的事,你会怎么做
苏晴放下笔,抬眼看向几位考官,声音清晰:我会先确保自己有能力承担后果。如果帮人会让我失去继续读书的机会,会让我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,我可能会选择更理性的方式,比如报警或联系专业人士,而不是贸然上前。
考官们对视一眼,其中一位追问:这算是冷漠吗
不算。苏晴坦然道,我认为‘善良’应该有底线,不能以牺牲自己为代价。连自己都顾不好的人,也很难真正帮到别人。
走出考场时,阳光正好。苏晴站在教学楼前的台阶上,望着远处的操场,忽然想起上一世复试失败后,她也是站在这里,看着别人拿着录取通知书笑,自己却蹲在地上哭——那时总觉得是命运不公,是人心险恶,后来才明白,是她把救别人看得太重,忘了先救自己。
手机震动起来,是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:苏晴同学,你的复试成绩排名第一,恭喜通过。后续录取通知将在三天内发送至你预留的邮箱。
苏晴盯着那条短信,看了三遍,才抬手捂住嘴,眼泪忽然就掉了下来——不是难过,是松了口气,是庆幸。
她终于没再错过。
这一世,她后退那半步,是给自己留了生路;她拒绝那些道德绑架,是守住了底线;她攥紧手里的钱和时间,是抓住了重新开始的机会。
风拂过脸颊,带着春天的暖意。苏晴抹掉眼泪,笑了起来——这一次,她先救了自己,以后的路,就能好好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