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秋风初起
秋天的校园里,梧桐叶黄得像一幅水墨画,随风飘落,铺满了石子小径。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地面,斑驳的光影在林晓雯的脚步下摇曳。她背着沉重的书包,低着头快步走向教学楼,耳边是同学们的笑声和远处篮球场的呼喊。晓雯今年大二,主修心理学,成绩优异却不善交际,习惯一个人独来独往。她的黑色长发遮住了半边脸,偶尔露出的眼神里带着一丝疲惫,那是连夜赶论文的痕迹。
教学楼三楼的教室里,教授正在讲台上讲解社会心理学的案例,晓雯坐在靠窗的位置,手里握着笔,却心不在焉。窗外,一片落叶轻轻敲打玻璃,像是某种无声的召唤。她的思绪飘回了高三那年——母亲因车祸去世,父亲忙于工作,她独自面对高考的压力。那段记忆像一根刺,扎在她的心底,提醒她孤独的重量。
下课铃响,同学们三三两两离开,晓雯收拾书本时,手机震动了一下。屏幕上是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:晓雯,我是张磊。你还记得我吗高三同桌,想跟你聊聊。她愣住了,手指停在屏幕上,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瘦高的男孩身影——张磊,曾经的同桌,成绩平平却总爱开玩笑,高考后便失去了联系。
犹豫片刻,她回复道:记得。有什么事几分钟后,短信回道:我在你学校附近,想见一面。能出来吗晓雯皱眉,学校外的生活对她来说是个陌生的世界,但某种久违的熟悉感驱使她同意了。她收拾好东西,走向校门。
校门外,梧桐树下,张磊站在那里,穿着一件旧夹克,手中拿着一杯奶茶,笑得有些腼腆。晓雯走近,认出了那张熟悉却陌生的脸——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几道细纹,眼神中多了几分沧桑。他比高中时瘦了,头发也有些凌乱。
晓雯,好久不见。张磊递过奶茶,声音带着一丝紧张,我听说你在这儿上学,特意过来看看。
晓雯接过奶茶,点了点头,语气冷淡:谢谢。几年没联系了,你现在做什么
张磊挠了挠头,笑了笑:没做什么,在一家物流公司跑车。日子过得一般,偶尔想起高三那会儿,就想找你聊聊。你还好吗
晓雯低头,抿了一口奶茶,苦涩的味道让她皱眉。她不想多说,简短道:还行。你呢
张磊的笑容僵了一下,显然察觉到她的疏远。他深吸一口气,换了个话题:记得高三那年,你妈出事后,你一个人复习到凌晨。我那时候笨,帮不上忙,只能给你带点吃的。你还留着那本笔记吗
晓雯的手一颤,奶茶差点洒出来。那本笔记,她至今还收着,里面夹着母亲最后的留言:雯儿,坚强点,妈妈永远爱你。她强压住眼眶的湿意,摇头道:没留。过去了。
张磊沉默片刻,目光落在地上的落叶上,轻声道:晓雯,我知道你不容易。那时候我没勇气安慰你,现在想说声对不起。如果可以,我想帮你。
晓雯抬起头,眼神复杂。她不想接受别人的同情,更不想回忆那段伤痛。她冷冷道:谢谢,不用了。我自己能行。说完,她转身走向校门。
张磊站在原地,望着她的背影,叹了口气。接下来的几天,晓雯试图把这件事抛诸脑后,但张磊的影子总在她脑海中浮现。课堂上,她走神了两次,被教授点名批评;宿舍里,她盯着手机,犹豫是否回复他的消息。终于,一个雨天的午后,她收到了他的短信:晓雯,我明天走。最后一面,行吗
雨水敲打着窗户,晓雯坐在宿舍床上,手指在手机上停留许久。她想起高三那晚,张磊冒雨送来的一碗热汤,温暖了她的胃,也温暖了她的心。她回复:好。明天校门口。
次日清晨,雨停了,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。晓雯准时到达校门口,张磊已等在那里,手中拿着一把破旧的伞,脸上带着一丝释然。两人找了附近的一家小咖啡馆坐下,窗外是湿漉漉的街道,空气中飘着咖啡的香气。
晓雯,张磊放下杯子,语气认真,我这次来,不只是想见你。听说你一个人过得辛苦,我想问问,能不能帮你。物流公司效益不好,但我攒了点钱,可以支持你学费。
晓雯愣住了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。她从未想过张磊会提出这样的帮助,内心涌起一股暖意,却很快被自尊压下。她摇头道:谢谢你的心意,但我不缺钱。学费我自己赚,兼职够了。
张磊苦笑,挠了挠头:我知道你坚强。可你一个人扛太久了,晓雯。高考后我走了,没能陪你,现在想弥补。
晓雯沉默,脑海中浮现母亲的笑脸和父亲的冷漠。她低声道:弥补张磊,过去的事过去了。我不需要同情。
张磊叹气,目光落在窗外:不是同情,是朋友该做的。那年你妈走后,你一个人撑着,我到现在都觉得愧疚。如果可以,我想做点什么,哪怕是听你说说话。
晓雯的手指紧握杯子,泪水在眼眶打转。她不想承认,但张磊的话触动了她心底最柔软的部分。她深吸一口气,平复情绪:好吧。有件事……我一直没跟人说过。
张磊点点头,认真听她诉说。晓雯缓缓道出心事:母亲去世后,父亲忙于生意,几乎不回家,她独自面对生活的重担。大学里,她靠奖学金和兼职维持,心理上却越来越孤立。说这些时,她的嗓音微微颤抖,张磊静静听着,偶尔递上纸巾。
晓雯,张磊轻声道,你不孤单。我在这儿,随时可以找我。以后有空,我常来看你。
晓雯擦干泪,勉强笑了笑:谢谢。明天你走吗
张磊点头:嗯,明天回老家。物流公司有活儿。不过我留了联系方式,你有事随时找我。
两人聊到黄昏,晓雯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。她送张磊到校门口,秋风吹过,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。张磊挥手道别,消失在街角。晓雯站在原地,望着他的背影,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。
接下来的日子,晓雯的生活恢复平静。她继续埋头学习,偶尔接到张磊的短信,询问她的近况。她开始习惯这种联系,甚至在周末回复几句。一次,教授布置了一项团队项目,晓雯主动找了几个同学合作,虽然不熟练,却感到一种新的温暖。
一个月后,张磊再次来到校园,带来了一封信。信是母亲生前写给晓雯的,信封上写着交予张磊保存。晓雯打开信,里面是母亲的笔迹:雯儿,妈妈走了,但张磊会照顾你。他是好孩子,相信他。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,她抬头看向张磊,声音哽咽:你怎么有这个
张磊低头,声音低沉:你妈走那天,她托我保管。她说你坚强,但需要朋友。我一直没勇气给你,直到现在。
晓雯再也忍不住,扑进张磊怀里哭了出来。张磊轻轻拍着她的背,轻声道:晓雯,别怕。从今以后,我是你朋友。
从那天起,晓雯的生活有了变化。她开始主动参加社团活动,与同学建立联系。张磊每隔一段时间就来看她,带来家乡的特产,陪她散步校园。一次,他提到想在附近找份工作,留下来陪她,晓雯却笑着拒绝:你有你的路,我自己能行。但谢谢你,真的。
学期末,晓雯的论文得了院一等奖,她特意给张磊发了一张合照。照片里,她笑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开心。张磊回复:骄傲你,晓雯。以后常联系。她看着手机,感到心底的伤口正在愈合。
校园的秋叶又落了一地,晓雯站在宿舍楼下,望着远处的梧桐树。风吹过,她感到一种新的力量——过去的孤独被友谊填满,未来的路不再孤单。
2
冬日抉择
冬日的校园裹上一层薄雾,梧桐树光秃秃的枝丫在寒风中摇曳,地面上积了一层薄雪,踩上去发出轻微的咯吱声。晓雯裹紧大衣,手中拿着一杯热可可,走向图书馆。自从张磊带来母亲的信,她的心结似乎解开了一些,生活也多了几分色彩。她开始定期与社团的同学聚会,甚至在课堂上主动发言,教授对她的改变频频点头称赞。然而,最近张磊的短信变得稀疏,她隐约感到一丝不安。
图书馆的暖气让晓雯松了一口气,她找了个靠窗的座位,翻开心理学教材。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张磊的短信:晓雯,周末有空吗我想跟你聊聊。她皱眉,回复:有空。什么事几分钟后,他回道:到时候再说。校门口见。晓雯盯着屏幕,脑海中浮现张磊那略显疲惫的笑脸,隐约觉得事情不简单。
周末清晨,晓雯准时到达校门口,寒风吹过,雪花落在她肩上。张磊已等在那里,穿着一件旧羽绒服,手中拿着一袋热气腾腾的包子,脸上带着一丝犹豫。两人找了附近的一家小餐馆坐下,窗外是白茫茫的雪景,空气中飘着油条的香气。
晓雯,张磊放下包子,语气沉重,我最近在想件事。物流公司效益不好,老板裁员,我可能得回老家。或者……在你这儿找份工作,留下来。
晓雯愣住了,手中的筷子停在半空。她没想到张磊会提出这样的打算,内心涌起一阵暖意,却很快被现实的顾虑压下。她轻声道:留下来张磊,你有你的生活,老家不是还有家人吗
张磊苦笑,挠了挠头:家人是有的,但日子紧巴巴的。我在这儿能找个活儿,离你近点,也能帮你。晓雯,你一个人太累了,我不想再像高三那样什么都不做。
晓雯沉默,脑海中浮现母亲的信和张磊冒雨送汤的画面。她低声道:谢谢你的心意,但我不希望你为了我放弃老家。我自己能行,你有你的路。
张磊叹气,目光落在窗外的雪上:我不是为了你,是为了自己。那年你妈走后,我一直觉得自己没尽到朋友的责任。现在有机会,我想做点什么,哪怕是陪你走一段。
晓雯的手指紧握杯子,泪水在眼眶打转。她不想承认,但张磊的话触动了她心底的柔软。她深吸一口气,平复情绪:张磊,留下来可以,但你得自己想清楚。别为了我牺牲太多。
张磊点点头,笑了笑:我考虑几天。明天我去附近找找工作,行吗
晓雯点头,勉强挤出笑容:行。有什么消息告诉我。
接下来的几天,张磊开始在校园附近找工作。他每天发短信给晓雯,汇报进展——物流公司拒绝了,快递站考虑录用,餐馆服务员也试了一天。晓雯回复鼓励的话,内心却充满矛盾:她希望张磊留下,却又害怕他为她改变人生。
一周后,张磊带来好消息:晓雯,快递站同意了!月薪不高,但能租个小屋。我想留下来,你觉得呢晓雯看着他兴奋的眼神,内心挣扎。她不想成为他的负担,却也舍不得失去这个朋友。她犹豫道:你确定吗老家那边……
张磊打断她,认真道:确定。晓雯,你是我朋友,我不想再错过。以后我常来看你,行吗
晓雯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泪光:行。谢谢你,张磊。
张磊的到来为晓雯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。他每周来校一次,带来家乡的糕点,陪她散步校园。一次,他在雪地里教晓雯堆雪人,笨拙的动作让两人笑成一团。晓雯开始习惯他的陪伴,甚至在社团活动中提到他,同学们对这个外援充满好奇。
然而,平静没维持多久。一天深夜,晓雯接到一个陌生电话,声音低沉而熟悉:晓雯,我是你爸。她愣住了,手中笔掉在地上。父亲自母亲去世后几乎没联系过她,这次突然出现,让她感到不安。
爸晓雯压住情绪,你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
父亲沉默片刻,语气沉重:公司破产了。我……想来看你。明天到你学校,可以吗
晓雯的心一沉,脑海中浮现父亲忙碌的身影和冷漠的背影。她不想面对,却又无法拒绝。她回复:好。明天校门口。
次日清晨,晓雯站在校门口,寒风吹过,雪花落在她肩上。父亲走来,穿着一件皱巴巴的大衣,头发花白,脸上满是疲惫。两人沉默地走进校园,找了个长椅坐下。父亲递给她一个信封,里面是几张皱巴巴的百元钞票。
晓雯,父亲低声道,公司没了,这些是我最后的钱。给你用,别太辛苦。
晓雯盯着钱,怒火与伤心交织。她冷冷道:爸,这些年你忙公司,妈走了你不管我,现在破产了才想起我我不需要你的钱!
父亲低头,声音颤抖:我知道对不起你和妈。那年车祸后,我逃避了。晓雯,给我个机会弥补,好吗
晓雯的眼泪滑落,她想起母亲的信和张磊的陪伴,内心充满了矛盾。她哽咽道:弥补爸,你知道我一个人多难吗现在说这些,太晚了。
父亲沉默,泪水顺着脸颊滑落。他轻声道:我懂。明天我走,但留个联系方式。你需要时,找我。
晓雯接过纸条,点了点头。父亲起身,消失在雪雾中。晓雯坐在长椅上,泪水与雪花混在一起,她感到一种解脱与失落并存。
回到宿舍,她给张磊发了条短信:爸来过,给了我钱。我拒绝了。张磊很快回复:晓雯,别太难过。我明天来看你,行吗晓雯回复:行。
次日,张磊来到校园,带来一盒热腾腾的汤圆。两人坐在宿舍楼下,他轻声道:晓雯,你爸的事我听说了。别压着,告诉我吧。晓雯终于倾诉了心里的积怨,张磊静静听着,递上纸巾。
晓雯,张磊轻声道,你不孤单。有我在,慢慢来。晓雯点点头,感到一种久违的依靠。
冬日的校园渐渐安静,张磊的陪伴让晓雯的心灵愈合,而父亲的出现则开启了新的情感篇章。她的未来,或许不再是孤单一人。
3
春雨和解
春天的校园里,微风拂过,梧桐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,雨后湿漉漉的石子小径反射着阳光,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香。晓雯撑着一把透明雨伞,走向图书馆,手中拿着一本心理学笔记。过去几个月,张磊的陪伴让她的生活多了几分温暖,社团活动也让她逐渐融入集体。然而,最近张磊的短信变得敷衍,她隐约感到他的压力。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张磊的留言:晓雯,周末有空吗有点事想说。她皱眉,回复:有空。校门口见
周末清晨,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,晓雯准时到达校门口,张磊站在树下,穿着一件湿透的夹克,手中拿着一袋刚买的热包子,脸上带着疲惫。两人走进附近的一家小茶肆,窗外是雨幕,空气中飘着茶叶的清香。
晓雯,张磊放下包子,语气低沉,快递站的事不太顺利。老板加派任务,我每天跑十几个小时,工资还被扣了。我在考虑辞职,但老家也没活儿。
晓雯愣住了,手中的茶杯停在半空。她没想到张磊会面临这样的困境,内心涌起一丝内疚——他为留下来付出了这么多。她轻声道:张磊,辛苦你了。要不先辞职,回去休息一下
张磊苦笑,摇了摇头:辞职不行。租房钱还没还清,辞了就没收入。我想撑一阵子,看看有没别的路。晓雯,你别担心,我能行。
晓雯沉默,脑海中浮现张磊冒雨送汤的画面和母亲的信。她低声道:谢谢你为我留下来,但别太勉强自己。有困难告诉我,我可以帮。
张磊笑了笑,目光落在雨幕上:谢谢。晓雯,我不后悔。能陪你,我开心。不过最近忙,可能来得不勤了,你别介意。
晓雯点头,勉强挤出笑容:不介意。你忙你的,有空再说。她感到一种复杂的情感——感激与担忧交织。她开始在社团里打听兼职机会,想帮张磊分担。
几天后,张磊的处境更糟。一天深夜,他发来短信:晓雯,快递车坏了,老板怪我,扣了半月工资。我不知道怎么办。晓雯心急如焚,回复:别急,我问问社团有没活儿。你撑住。她联系了社团的学长,找到一份校内送餐的兼职,月薪虽低,但能缓解张磊的压力。她把消息发给他,张磊回复:谢谢,晓雯。你真好。
与此同时,父亲的纸条开始在她抽屉里泛黄。某天,手机再次响起,是父亲的号码。晓雯接起,语气冷淡:爸,有什么事
父亲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:晓雯,我在你学校附近。想见你,行吗带了点东西。晓雯犹豫,想到母亲的信,最终同意:好。校门口。
雨停了,晓雯站在校门口,父亲走来,手中提着一个破旧的背包,脸上多了几道新皱纹。他递过背包,里面是几件母亲生前的衣物和一本相册。晓雯打开相册,里面是她小时候的笑脸,母亲温柔的眼神跃然纸上。
晓雯,父亲低声道,这些年我错了。破产后,我反思了。妈走后,我逃避,现在想弥补。相册是你妈留的,她让我给你。
晓雯的眼泪滑落,她紧握相册,怒火与伤心交织。她冷冷道:爸,这些年你忙公司,妈走了你不管我,现在破产了才想起我这些能弥补吗
父亲低头,泪水顺着脸颊滑落:不能。但我想试试。晓雯,我租了个小屋,打算在这儿住下。能常来看你吗
晓雯愣住了,内心充满了矛盾。她想起母亲的信和张磊的陪伴,感到一种新的可能性。她哽咽道:试试吧。但别指望我立刻接受。
父亲点头,递上一张新住址的纸条:随时来找我。他转身离开,背影显得孤独。晓雯坐在长椅上,泪水与雨水混在一起,她感到一种解脱与期待并存。
回到宿舍,她给张磊发了条短信:爸又来了,给了我妈的相册。我在试着接受他。张磊回复:晓雯,勇敢。爸能改,我支持你。明天我试试新兼职,陪你散步行吗晓雯回复:行。
次日,张磊来到校园,送餐的工作让他忙碌却精神抖擞。他陪晓雯走在雨后小径上,轻声道:晓雯,你爸的事我听说了。慢慢来,我在这儿。晓雯点点头,感到一种久违的依靠。
几天后,晓雯鼓起勇气前往父亲的住处。那是一间简陋的出租屋,父亲正在煮面,屋里弥漫着酱油的香气。他递给她一碗面,尴尬道:晓雯,我手艺不好,尝尝。晓雯尝了一口,味道普通,却让她眼眶一热。她轻声道:爸,谢谢。
父女俩开始试着沟通。父亲讲起破产后的艰辛,晓雯分享大学生活的压力。一次,父亲拿出母亲的日记,里面写着对晓雯的期望和对丈夫的担忧。晓雯读着,泪水止不住,她终于说:爸,妈希望我们和好。我试试。
与此同时,张磊的兼职渐渐稳定,他开始学着管理时间,每周抽一天陪晓雯。一次,他带她去校外的小公园,春雨后的草地上开满了野花。晓雯笑着说:张磊,你留下来真好。张磊挠头:能陪你,我就满足。
春天的校园渐渐热闹,晓雯的内心也在愈合。父亲的和解尝试与张磊的陪伴,让她感到过去的伤口正在被填满。她的未来,或许不再是孤单一人。
4
夏日新生
夏日的校园烈日当空,梧桐树浓密的绿叶为小径投下斑驳的阴影,蝉鸣在空气中此起彼伏。晓雯坐在图书馆的靠窗位置,手边放着一杯冰咖啡,翻看着心理学论文初稿。过去几个月,张磊的陪伴和父亲的和解尝试让她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,但最近张磊的疲惫让她担忧,而父亲日记中的只言片语则勾起了新的疑问。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张磊的短信:晓雯,晚上有空吗想跟你聊聊兼职的事。她皱眉,回复:有空。宿舍楼下见
傍晚,夕阳染红了校园,晓雯准时到达宿舍楼下,张磊站在树下,穿着一件汗湿的T恤,手中拿着一瓶矿泉水,脸上带着一丝疲惫。两人找了旁边的长椅坐下,蝉鸣渐渐平息,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。
晓雯,张磊拧开水瓶,语气低沉,送餐兼职太累了。每天跑十几个小时,昨晚还摔了一跤,差点送货迟到。我在想,是不是该换个路子。
晓雯愣住了,目光落在他的手臂上,隐约可见擦伤的痕迹。她感到一阵内疚——张磊为留下来付出了这么多,却因忙碌疏远了她。她轻声道:张磊,你受伤了为什么不早说兼职太辛苦,换个轻松点的不行吗
张磊苦笑,摇了摇头:换了也没用。快递站和餐馆都差不多,体力活儿少不了。我想撑着,但最近觉得累,陪你的时间也少了。晓雯,你别担心,我能行。
晓雯沉默,脑海中浮现张磊冒雨送汤的画面和母亲的信。她低声道:谢谢你为我留下来,但别太勉强。我可以帮你找别的活儿,社团里可能有轻便的。
张磊笑了笑,目光落在夕阳上:谢谢。晓雯,我不后悔留下来。只是想平衡一下,兼职和陪你都顾上。明天我去问问社团学长,有啥建议吗
晓雯点头,勉强挤出笑容:可以试试。学长提过校内图书管理员的兼职,工资不高但轻松。你问问看。她感到一种复杂的情感——感激与责任交织。她决定在社团里多打听,帮张磊找到出路。
与此同时,父亲的住处成了她心中的一个结。某天,她翻开母亲的日记,读到一段模糊的字迹:老林,孩子交给你,别让她受苦。她皱眉,这老林是谁她决定去问父亲。傍晚,她敲开父亲的出租屋门,屋内弥漫着饭菜的香气,父亲正在切菜。
晓雯,父亲放下菜刀,语气温和,来啦坐,尝尝我做的菜。
晓雯坐下,打开日记,指着那段话:爸,‘老林’是谁日记里提到他。
父亲的手一颤,菜刀停在半空。他叹了口气,坐到她对面,声音低沉:老林是我大学同学,也是你妈的初恋。那年车祸前,她托他照顾你。我没告诉你,因为……我嫉妒,也觉得丢脸。
晓雯愣住了,内心涌起震惊与愤怒。她冷冷道:妈的初恋爸,你藏了多少事车祸是不是也有隐情
父亲低头,泪水顺着脸颊滑落:有隐情。车祸那天,老林开车送你妈去医院,她突发急病。我没陪她,是我的错。后来老林愧疚,搬走了。我怕你恨我,才没说。
晓雯的眼泪滑落,她紧握日记,怒火与伤心交织。她哽咽道:爸,你为什么不早说妈走了,我一个人扛了六年!
父亲颤抖着握住她的手:晓雯,对不起。我逃避了,怕面对你和自己。现在我想弥补。明天我联系老林,他可能知道更多。
晓雯沉默,泪水与愤怒渐渐平复。她点头道:好。爸,我试试接受你。但别再瞒我。
次日,父亲带来了消息。老林同意见面,定在校外一间茶肆。晓雯与张磊一同前往。茶肆内,空气中飘着茶香,一个白发老人起身迎接——老林,眼神温和却带着愧疚。他递给晓雯一个信封,里面是母亲的遗书,写着:雯儿,老林会照顾你。爸有苦衷,原谅他。
老林轻声道:晓雯,那年车祸我开车,我负责。但你爸不愿怪我,独自承受。我搬走,是不想让你痛苦。现在他醒悟了,求你给他机会。
晓雯泪水模糊,握着信封,内心充满了矛盾。她看向父亲,父亲低声道:晓雯,我错了。愿意给我一次吗
晓雯深吸一口气,点头:爸,我试试。但得慢慢来。她转向张磊,笑了笑:张磊,谢谢你陪我。
张磊挠头:晓雯,朋友该做的。兼职的事,学长说图书管理员有空缺,我试试。
几天后,张磊成功转职图书管理员,工作轻松,工资虽低但稳定。他开始每周陪晓雯去图书馆,帮她整理资料。一次,他笑着说:晓雯,现在能多陪你了。晓雯点头,感到一种新的温暖。
与此同时,晓雯与父亲的和解加深。周末,她常去父亲住处,帮他打扫,聊起母亲的往事。一次,父亲拿出童年照片,讲起晓雯学走路的趣事,两人终于笑了出来。晓雯感到,过去的伤口正在愈合。
学期末,晓雯的论文得了校级一等奖,她邀请张磊和父亲参加颁奖典礼。台上,她发表感言:感谢陪伴我的人,友谊和家人让我找到自己。台下,张磊鼓掌,父亲眼眶湿润。
夏日的校园渐渐安静,晓雯站在宿舍楼下,望着远处的梧桐树。风吹过,她感到一种新的力量——孤独被友谊与家庭填满,未来的路不再孤单。镜面碎片的故事虽远,但她的心已找到归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