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趣阁 > 都市小说 > 口袋里的星星 > 第一章

第一章 重逢之前
清晨六点,春城的天空还是一片淡淡的灰蓝色,仿佛被水稀释过的墨汁,带着一丝清晨的静谧。田雅楠站在公寓的落地镜前,最后一次检查自己的妆容。她穿着一件烟青色的旗袍,开衩处绣着暗银色的木棉花,腰线被收得极窄,勾勒出她纤细的身材,仿佛一握就能掐住一整段旧时光。她抬手,想把发髻再挽高些,却发现自己的指尖在微微发抖。
茶几上的平板亮着,助理刚刚发来的嘉宾名单还停留在第一行:
【沈砚
砚·设计事务所创始人
/
剧院主投资人】
黑色的字体在冷光屏上显得格外刺眼,像一道裂开的缝。田雅楠伸手去拿口红,金属管身冰凉,膏体却在掌心融化了一截。她用指腹把那一抹嫣红轻轻按在唇峰,像是在按住一段不肯结痂的往事。
窗外,木棉大道已经开始苏醒。环卫工人推着橙色的垃圾车,扫把划过地面,卷起昨夜落下的赤红花瓣。风一吹,花雨又落,像是给这座城市铺上了一层滚烫的雪。田雅楠站在28楼的阳台往下看,视线掠过一排排树冠,掠过红色公交车的车顶,最后停在那条被围板圈起的旧剧院。那里曾是她和他第一次牵手的地方,如今却挂着巨大的横幅:
【新剧院落成剪彩仪式】
手机震动,陌生号码。
【今晚20:00,延安路77号,木棉花开得很好。——Y】
Y。十年前,他给她发最后一条短信也是这个署名。那时她刚考完专业课,抱着一罐子星星在宿舍楼下等了一夜,只等到四个字:
【对不起。——Y】
田雅楠把短信滑到最底,指尖在屏幕上停了两秒,又退出来。她点开日历——今天是2020年9月30日,农历八月十四,月亮像一只被削薄的橙子,挂在天边。再过十二个小时,她就要和那位Y一起剪断一条红绸。
七点四十,保姆车驶入木棉大道。车窗半降,风吹进来,带着花粉和汽油的辛辣。田雅楠把额头抵在冰凉的玻璃上,看见道路两旁的灯柱缠满金色丝带,像是被点燃的蜡烛。远处,新剧院的外立面在阳光下闪着银灰色金属光,像是停泊在城市心脏的宇宙飞船。她想起十八岁那年,沈砚在旧剧院后门对她说:
以后我要建一座更大的剧院,只演你写的戏。
那时她笑他狂妄,如今他做到了,却把她变成了嘉宾。
车停在红毯尽头。助理小跑着拉开车门,镁光灯瞬间扑过来,像是饥饿的鸟群。田雅楠弯腰下车,烟青色旗袍在闪光灯里泛出月白。她听见快门声连成一片,听见主持人高声报出她的名字,也听见人群深处那道熟悉到令人心悸的嗓音:
田小姐,好久不见。
沈砚站在台阶最顶端,黑色西装,领口别一枝白山茶。十年光阴把他打磨得像一把收鞘的剑,锋芒藏在温润里。他向她伸出手,掌心纹路清晰,无名指第二节有一道浅浅的白疤——那是十八岁那年为她挡篮球架留下的。田雅楠把指尖放进他掌心,温度滚烫,像是握住了一块烧红的炭。
沈总,她声音轻得像是怕惊动尘埃,幸会。
沈砚却在这时俯身,用只有她能听见的声音说:
星星还在。
田雅楠猛地抬头,撞进他的眼睛。那里有一片深海,藏着她十八岁时折的第一百颗星星。
剪彩台搭在剧院正门外,红绸足有十米长,像是沉睡的龙。司仪递来金色剪刀,冰冷。沈砚的手覆上来,掌心温度透过金属传到她指尖。
咔嚓一声,红绸断裂,像是被割开的旧伤口。掌声雷动,花瓣雨从空中洒落,落在她发梢,落在他肩头。田雅楠下意识去拂,指尖却碰到他西装口袋——那里微微鼓起,露出一点银色纸角。
她认得出来——那是她十八岁时折的第100颗星星,锡纸边缘已被摩挲得发黑,却仍能看见凹痕里的字迹:
【给阿砚,愿他永远发光。】
媒体群访区。记者们把话筒递成一排白色的栅栏。
田老师,这次剧院文案灵感来自哪里
田雅楠微笑:来自一棵会开花的树。
沈总,为什么选择春城作为您回国后的第一个项目
沈砚目光掠过人群,落在她身上:因为这里有人替我把星星保管了十年。
快门声再次炸响,田雅楠却在这时低头,看见自己高跟鞋的鞋尖踩住了一朵完整的木棉花。花瓣鲜红,像是凝固的血。
仪式结束,人群散成流动的河。田雅楠提着礼服裙摆往后台走,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清脆的回声。消防通道的门半掩,昏暗里伸出一只手,握住她腕骨。沈砚的声音低得像是气流:雅楠,我们谈谈。
放手。
他反而加重力道,把她拉进楼梯间,顺手带上门。狭窄的空间只剩安全灯幽绿。田雅楠背抵墙,闻到他西装上潮湿的檀木味。
十年,沈砚喉结滚动,我找了你三千六百五十天。
哦沈总如今身价百亿,找我做什么
她从口袋摸出那张发黑的锡纸星星,摊在掌心,还留着垃圾
沈砚接过,指腹摩挲凹痕:不是垃圾,是护身符。
他从内袋掏出一只丝绒袋,倒出一罐崭新的星星——每一颗都写着日期,从2014到2024。
每天一颗,他说,我折给你。
田雅楠鼻尖发酸,却冷笑:补偿
是赎罪。
后台化妆镜前,田雅楠补口红。镜面蒙着一层水汽,像是被泪水糊花的旧胶片。她听见走廊尽头传来沈砚和助理的对话:
沈总,您不能进去!田老师她……
我只说一句话。
门被推开,沈砚站在逆光里,像是从十年前走来。他手里握着一只黑色丝绒盒,盒盖上烫着一行银字:
【For
Yan,
Forever】
田雅楠的指尖停在唇峰,口红在掌心融化成一滩血。沈砚单膝跪地,打开盒子——里面不是钻戒,而是一颗芯片。芯片背面刻着:
【第3650+1天:今晚,我想把余生交给你保管。】
穹顶灯海亮起,像是银河在呼吸。田雅楠踮脚吻他,像是吻住了十年里所有迟到的风。
第二章 十八岁的星星罐
2009

3

14
日,周五。
春城一中的木棉大道像着了火,风一吹,花瓣就扑簌簌落在柏油路面上,像铺了一层赤红的雪。
田雅楠在教室最后一排,把数学卷翻到空白处,拿
0.38
的签字笔写了一行小字:
【给阿砚的第
58
颗:今天你又把校服外套脱给我,害你被值日生记名。】
写完,她把纸条折成一条细长的船,再压扁成五角星,锡纸的银色反光落在她睫毛上。
喂,大小姐,后排的沈砚拿笔帽戳她马尾,老周头让你去办公室改试卷。
田雅楠把星星塞进校服口袋,回头瞪他:都怪你,要不是你写那么丑,他会以为我抄你答案
沈砚笑,露出两颗虎牙:我故意的,不然怎么跟你一起留校。
夕阳从窗框斜进来,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,一直延伸到讲台。
……
晚自习第二节下课,田雅楠抱着
500
mL
的保温杯去茶水间。
沈砚靠在门框,手里转着篮球,突然伸手把她壁咚在墙角:星星罐满了没
还早,才
58
颗。
太慢,我帮你。
他抽走她保温杯上的标签纸,刷刷写:【第
59
颗:田雅楠同学喝水也可爱。】
写完就折,手指灵活得像魔术师。
田雅楠脸烧得比木棉花还红:沈砚,你再闹我就——
就怎样
她踮脚,飞快在他侧脸亲了一下,然后抱着杯子逃了。
沈砚愣在原地,篮球砰一声滚下楼梯。
……
那天深夜,男生宿舍熄灯后,沈砚打着手电,把第
59
颗星星放进一只空玻璃罐。
同寝赵予州调侃:哟,沈少爷也开始收集定情信物
沈砚拿枕头闷他:闭嘴,攒够两千就求婚。
赵予州笑得床板都在抖:两千颗那得亲到毕业吧!
沈砚没说话,只是摩挲着罐口,像在抚摸未来的形状。
第三章 裂缝
2010

6
月,高考结束。
田雅楠在出租屋收拾行李,准备跟沈砚一起去北京看演唱会。
手机忽然响起,来电显示——【沈阿姨】。
田小姐,方便见面吗我在你们学校东门咖啡厅。
女人的声音优雅,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冷。
……
咖啡厅里,沈母放下骨瓷杯,推来一张支票。
七位数,足够你父亲做心脏搭桥,剩余也够你四年学费。
田雅楠指尖发麻:阿姨,这是
阿砚要去伦敦读建筑,你知道他为了你放弃
RIBA
奖学金吗
田雅楠喉咙发苦,她确实不知道。
沈母继续说:如果你真爱他,就该替他选择更远的未来。
那张支票像一道裂缝,把夏天劈成两半。
第四章 失重的夜
2010

8

30
日,首都机场
T3。
沈砚在候机厅等了三个小时,田雅楠一直没出现。
广播第三次催促登机,他手机震动——
【对不起。——L】
他回拨,关机。
……
同一天夜里,田雅楠在协和医院走廊长椅上醒来。
父亲刚出手术室,医生摘下口罩:暂时脱离危险,但后续费用……
田雅楠低头,看见口袋里那张被汗水浸软的支票。
她给沈砚发了那条短信,然后把
SIM
卡折断,冲进下水道。
第五章 伦敦的雾,北京的墙
2010.9.3 伦敦·King’s
Cross
沈砚在公寓天台抽第一支烟。
雾很大,看不到大本钟,只能闻到潮湿的煤烟味。
他用手机备忘录建了一个列表,命名:Missing。
第一天:想她
17
次。
第二天:想她
23
次。
第三天:想她
41
次。
……
2010.10.15 导师办公室
Shen,
you’re
distracted.
白发老头把模型推到他面前,Your
Juliet
balcony
is
too
narrow,
she
can’t
even
stand.
沈砚盯着模型里
1:100
的小阳台,突然说:She’s
afraid
of
heights.
老头挑眉:Who
沈砚没答,只在草图空白处画了一颗极小的星星。
2011.12.24 平安夜
泰晤士河边,沈砚把第
365
颗锡纸星星放进河里。
星面写着:【第
365
天:伦敦没下雪,但我冷得想你。】
星光被水花吞没,像一场无人知晓的告别。
2012.7.7 北京·南锣鼓巷
田雅楠租的阁楼不到
12
平,窗框掉漆。
她在豆瓣接翻译私活,每千字
80
元。
凌晨两点,台灯昏黄。
她对着电脑敲字,旁边玻璃罐里只剩灰烬——两千颗星星烧成的灰。
父亲术后排异,需要第二次手术。
田雅楠把灰倒进垃圾袋,对自己说:
田雅楠,别再做梦了,你得活下去。
2013.3.14 伦敦·AA
学院
沈砚拿到
Part1
第一。
颁奖礼上,他母亲突然出现:跟我回国,你爸病情恶化。
飞机落地北京那天,雾霾爆表。
ICU
门口,母亲递给他一封信:
你爸留给你的。
信封里只有一张泛黄的照片——
1995
年,父亲在春城剧院门口牵着一个女人的手。
女人不是沈母。
照片背面,父亲字迹:
【对不起,我没能珍惜眼前人。别学我。】
那晚,沈砚在病房走廊坐到天亮。
他把照片折成一颗星星,放进西装口袋——
那是他折的第
366
颗。
第六章 田小姐,好久不见
2020.9.30 春城新剧院落成仪式
田雅楠作为项目文案总监,站在红毯尽头。
她穿烟青色旗袍,头发挽成松髻,耳坠是两粒珍珠。
司仪递来金色剪刀,说:另一位嘉宾堵车,稍等。
人群骚动。
一辆黑色迈巴赫缓缓停下,司机撑伞。
男人下车,黑西装,胸口别一枝白山茶。
沈砚抬眼,目光穿过人群,径直落在她脸上。
那一眼里的情绪太重,像把十年的雨一次性倾倒。
田雅楠指尖发凉,剪刀差点落地。
司仪笑着介绍:这位是我们剧院主投资人——沈砚先生。
沈砚伸手:田小姐,你好。
声音低哑,像磨砂纸擦过耳廓。
田雅楠握住那只手,掌心被一颗硬物硌到——
西装口袋里,微微鼓起的地方,露出一点银色纸角。
她认得出来——那是她十八岁时折的第
100
颗星星。
剪彩结束,人群散成流动的河。
田雅楠提着礼服裙摆往后台走,高跟鞋在大理石上敲出碎冰声。
楼梯间外传来助理的喊声:田老师,媒体要合影!
沈砚先开口:我陪你。
不需要。
她推门而出,裙摆扫过他皮鞋,像掠过一场旧梦。
第七章 暴雨倾城
夜里十点,春城罕见暴雨。
剧院地下车库积水,田雅楠的网约车熄火。
她拎着高跟鞋,赤脚站在雨幕里,瞬间湿透。
一辆黑色轿车滑到她面前,车窗降下,是沈砚。
上车。
不必。
他撑伞下车,伞面倾向她,自己被雨浇个透。
田雅楠,他声音混着雨声,你还要把我推开几次
她抬眼,雨水顺着睫毛流进嘴角,咸得发苦。
当年先走的人是你。
沈砚握住她肩:我带你去个地方。
车门被拉开,她鬼使神差坐了进去。
雨刷器疯狂摆动,车子驶过老城区。
最终停在一栋待拆的居民楼下。
楼道灯坏了,手机电筒照出墙上斑驳的粉笔字——
田雅楠是猪
沈砚喜欢田雅楠
那是十七岁的他们留下的。
沈砚从口袋掏出一把钥匙,打开
502
的门。
屋里空无一物,只有地板中央,放着一只玻璃罐。
罐里
3650
颗星星,在昏黄灯光下像一片微型银河。
我把它买下来了,他说,连同整栋楼。
田雅楠指尖发抖,触到罐壁,冰凉。
沈砚,你到底想怎样
想让你看看,我十年里每一天都在爱你。
窗外一道闪电劈下,照亮他通红的眼。
第八章 苏黎世未完成的航班
雨停后,车子驶往机场旧址。
沈砚把车停在一片荒地,指给她看:
2010

8

30
日,你买了
ZH601,座位
14A。
田雅楠僵住。
你晕倒在登机口,被送往医院。
沈砚打开手机相册,调出一张机场监控截图——
画面里,她蜷缩在轮椅上,脸色惨白。
我找到当时的地勤,她告诉我,你护照被人扣了。
田雅楠苦笑:你妈没告诉你后续吗
她只说你不肯再见我。
田雅楠深吸一口气:那天我收到父亲病危通知,护照是你母亲让人‘代为保管’。
沈砚一拳砸在方向盘,指节渗血。
对不起,他声音哑得不成样子,我回来晚了。
田雅楠望向车窗外,夜色像被撕碎的绸缎。
沈砚,我们都迟到了。
第九章 星图
2010.09.01 伦敦·学生公寓
Day1:雾太大,看不见你。把第一颗锡纸星星塞进钱包夹层,怕弄丢。
2010.12.25
Day116:平安夜,泰晤士河边零下2℃。我把第116颗扔进河里,许愿她今晚别哭。
2011.03.14
Day194:春城一中旧贴吧有人发木棉照片,我留言花开了,人不在。ID被封。
2011.07.07
Day309:导师说我的模型太冷。我在阳台折第309颗,写田雅楠笑一下。
2012.02.14
Day531:情人节,伦敦桥卖艺人拉《梁祝》。我蹲着听完,折第531颗——以后补你一支圆舞曲。
2012.08.30
Day726:母亲来电,父亲病危。飞机落地北京,我把第726颗藏进ICU门口消防箱。
2013.01.04
Day876:父亲出院。我把那张老照片折成星星,编号877,写原谅你,也请你原谅我。
2013.11.11
Day1166:第一次拿到设计费,七位数。全部投给春城剧院改造招标,命名羡光计划。
2014.05.20
Day1357:夜里梦见她穿白衬衫,醒来在图纸上画满星星。项目拿下,她却依旧失联。
2015.02.18 除夕
Day1624:母亲逼我去相亲。我把第1624颗写田雅楠,新年快乐,攥在手心离席。
2015.12.31
Day1921:跨年烟火照亮泰晤士河,我拍下照片,做成第1921颗背景,备注来年带你来。
2016.06.01
Day2123:微博小号@失眠症患者L
发布第一条凌晨三点,梦见木棉花开。我私信未读。
2017.04.03
Day2421:剧院奠基仪式。我把第2421颗埋进第一块基石,标注坐标:北纬25°03′,东经102°42′。
2017.12.25
Day2676:母亲心脏病发,我守在病房折第2676颗——愿你健康,也愿我不再恨。
2018.08.30 伦敦毕业展
Day2922:导师问为何把模型屋顶做成五角星形。我说,那是她的睫毛弧度。
2019.03.08
Day3145:查到她住在北五环,我开车绕楼三圈,没敢上去。第3145颗写胆小鬼。
2019.12.25
Day3456:把公司名注册为XIAN·STUDIO,LOGO是一颗变形星星。
2020.01.25 春城
Day3561:疫情封城,我把第3561颗寄给市医院,随附一箱口罩,署名一位普通市民。
2020.08.30 首都机场
Day3650:终于买到和她同一天的返程机票,登机口却空无一人。我把第3650颗贴在登机牌背面,写重新开始。
2020.09.30 剪彩前夜
Day3650+1:星星罐满了,我要把它亲手还给她。
第十章 白噪音
2014.12.25
03:07

365
个失眠夜,伦敦下雪了吗我这里暖气坏了。
2015.03.14
02:22
今天路过一中,木棉被砍了。我把掉在地上的花捡回家,夹进词典,页码
258,刚好是我们第一次月考的座位号。
2015.06.07
03:45
父亲第二次排异。病房外,我把第
1001
颗星星灰倒进垃圾桶,听见自己心碎的声音。
2016.02.14
04:10
情人节,接到一个陌生号码,对方不说话。我哭到凌晨,把通话记录删了。
2016.08.30
05:20
整整六年。我换了三个城市,还是梦见同一棵木棉。
2017.11.11
03:11
双十一打折,我买了一箱锡纸,折到第
58
颗时,手被割破。血滴上去,像那年他为我挡篮球架的伤口。
2018.05.20
04:40
微博收到私信:‘今晚的月亮很圆。’头像是一片雾。我没回。
2019.07.07
02:30
失业第
37
天,翻译稿被退。我把退稿信折成星星,写‘活该’。
2019.12.25
03:33
地铁
4
号线试跑,终点站叫‘羡光路’。我坐了一个来回,哭到尾。
2020.01.25
04:04
疫情封城,我把剩下
999
颗锡纸全折完,寄给医院。署名:希望。
2020.08.30
03:00

2190
个凌晨三点,梦见木棉开花,醒来枕头是湿的。我知道,该回去了。
第十一章 如果雨之后
暴雨之夜后的第三天,春城放晴。
田雅楠回到租住的公寓,发现门口放着一把白山茶和一张烫金邀请函——
沈砚亲笔:
诚邀田雅楠小姐于
2020.10.20

19:30,莅临新剧院·小剧场,观看专属试演《朱丽叶未眠》。
落款处画了一颗极小的星星。
试演当天,小剧场只设
60
个座位。
观众名单:田雅楠一人。
舞台灯亮,帷幕拉开——
没有演员,只有一架三角钢琴和一块
360°
环幕。
琴声响起,是十年前沈砚为她写的第一首曲子《木棉花下》。
环幕上依次浮现
3650
颗星星,逐颗放大,映出背面手写日期。
最后一颗停在
2020.10.20,字迹新鲜:
【第
3650+1
天:今晚,我想把余生交给你保管。】
灯光熄灭,沈砚从舞台侧幕走出,黑色西装,领口别白山茶。
他单膝跪地,掌心是一只空玻璃罐。
田雅楠,罐子里现在一颗也没有,因为我把过去的星星全倒进了今晚的银河。
但只要你愿意,以后的每一天,我都会往里补一颗新的。
直到它再次满
3650
颗,我们就结婚,好不好
田雅楠泪如雨下,伸手去接罐子。
指尖碰到罐口那一瞬,舞台穹顶忽然降下无数锡纸折的星星雨。
她踮脚吻他,像吻住十年里所有迟到的风。
第十二章 罗密欧与朱丽叶
2020.12.24 平安夜
新剧院首场公演,正式版《朱丽叶未眠》。
田雅楠亲自改编剧本:
——朱丽叶在假死药醒来的前一秒,罗密欧及时听见她心跳。
——没有悲剧,只有迟到的拥抱。
谢幕灯起,全场亮如白昼。
沈砚牵着田雅楠的手走到台中央,面向观众,却对着她开口:
十年前,我欠你一场公开告白。
现在,我想用整个剧院作证——
他掏出戒指盒,却不是钻戒,而是一枚微型星形芯片。
芯片背面刻着:【XIAN·FOREVER】
它连接剧院屋顶的
3650
盏光纤灯,只要你戴上,它们就会随你的心跳同步闪烁。
观众惊呼。
田雅楠伸出手,沈砚把芯片扣在她无名指。
下一秒,穹顶灯海亮起——
每一次心跳,星群就亮起一层光浪,像银河在呼吸。
田雅楠哭着点头,沈砚抱她转圈,裙摆铺成一朵盛大的白山茶。
第十三章 星星学会发光
1
2030
年·春城地铁
4
号线
地铁站广播响起:羡光路到了,请左侧车门下车。
田雅楠牵着一个小女孩走出车厢。
女孩约莫五岁,羊角辫,手里抱着一只透明玻璃罐,罐里盛着
99
颗银色锡纸星星。
妈妈,为什么这一站叫羡光
田雅楠蹲下,替女儿扶正歪斜的星星发卡:因为很久很久以前,有人用星星给这座城市装了灯。
小女孩眨眨眼:是爸爸吗
嗯,是他。
闸机外,沈砚穿浅灰色风衣,胸口别一枝白山茶。
他弯腰抱起女儿,另一只手自然而然牵住田雅楠。
一家三口朝出口走去,身后灯带像一条流动的银河。
2
屋顶天文台
剧院顶层被改造成小型天文台。
穹顶是
3650
块可编程光纤玻璃,接入城市电网,也接入沈砚设计的心电同频系统。
每周五晚,系统对公众开放:
——任何一对恋人戴上星形芯片,穹顶便随二人同步心跳亮灭。
人们把它称作世界上最浪漫的
ECG。
田雅楠给这个装置取了个名字:
3
彩蛋·母亲的信
沈母在
2025
年冬天去世。
律师交给田雅楠一只老式首饰盒,里面除了一张
2009
年的旧照片,还有一封信:
——照片里,年轻的沈母站在春城剧院舞台中央,怀里抱着一束木棉,身边的男人却不是沈父。
信很短:
楠楠,对不起。
当年我害怕阿砚重蹈覆辙,于是用极端方式拆散你们。
后来我才知道,错过一个人,真的会痛一辈子。
我把这栋剧院留给你,就当替他说一句——
‘妈,也请你幸福。’
田雅楠读完,在后台化妆镜前哭花了妆。
沈砚从背后环住她,轻声道:都过去了,星星替我们记得。
4
最后一个清晨
2035
年·木棉大道
木棉树依旧,只是比
26
年前更高。
田雅楠把第
3650×2
颗星星交给女儿——那是一张新的锡纸,写着:
【愿你长大后,也能遇见一个为你点亮银河的人。】
沈砚把相机对准母女俩,按下快门。
镜头里,木棉如火,玻璃罐如星,而他们的笑容比任何光都亮。
5
故事到这里结束,但星星不会。
每隔十年,剧院屋顶的系统会升级一次,光纤灯会增加
3650
盏。
它们像年轮,也像誓言——
把每一次心动,都折成光,挂在你的夜空。
【全文完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