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怕错漏。
大夫的医术最为要紧,动刀子更是藏着掖着。
可顾安倾毫不藏私,他自然是要好好学习的。
做完一切。
樵夫已经疼得晕过去,顾安倾洗干净手,接过白薇递来的药包,递给樵夫的媳妇。
“这药膏一日换两次,伤口不要沾水。轻微发热是正常,若是高烧不退再来我这里看。”
“谢谢!”
樵夫媳妇激动的热泪盈眶,扶着丈夫离开。
顾安倾起身,正看见钟期在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记录自己用刀的笔记,旁边的白薇本子上还有不少药名。
她失笑。
大夫人派来监视她的人,原来还这么热爱学习。
她搓得药丸,借他人之手送出去治病,也算治病的人头。
也不知道,她要是教会这两个徒弟,日后两个徒弟出去治病救人,算不算任务人头。
顾安倾这么想着,一手一个抽走他们手里的本子。
两个人都被吓了一跳,直接跪了下来。
“请二少奶奶恕罪!”
顾安倾反而被吓了一跳,赶紧拽住两个人。
“突然跪下干什么?快起来。”
钟期:“我考不上学才被卖到江家来,只是想跟您学点手艺,以后有口饭吃。”
白薇:“我家里姐妹体弱,家里看不起病,我想学些药草,回去也给她们补一补身体。”
两人如临大敌。
顾安倾这才想起来,古代的技术向来是以家族为单位,一脉相承。
医术这种治病救人的技术,更是私藏的居多。
“想学就直接来问我,在这里偷摸写笔记,若是记错了东西,以后治病害死了人,莫不是要算在我草堂医馆的头上?”
顾安倾将两个本子放到桌边,在两人惊讶的目光里,一边接待病人,一边开口跟他们解释。
钟期和白薇对视了一眼,确认顾安倾真的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,紧赶慢赶的站在她两边,听得格外认真。
要是换做外面的医馆,大夫收徒弟,最起码也要打十年八年的杂。
而今跟了二少奶奶,反而能直接开始学!
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!
病人看了大半。
门外却突然传来一声感叹。
“之前只听说村里青山绿水,风景秀美,不曾想今日前来一看,风景之外,还能见到如此义举,当真是意外之喜!”
“义诊不要钱,此番义举,在下实在佩服得很!”
两个书生正走到门口,格外惊讶的围着那块义诊的牌子,感叹连连。
里头的村民循声看来,也跟着感慨。
“哎呦喂!那不是城里的文人么。”
“城里可都没有这种不要钱的义诊,咱们村是因为有了顾丫头,才独这一份优待呢!”
“那些个文人以前鼻孔朝天,说咱们山沟沟,没想到还能从他们嘴里听到夸奖,顾丫头真给咱们长脸!”
顾安倾也往外看去。
只见之前的教书先生身后还跟着几个书生,慢步走到门前,遥遥望向她,笑眯眯的摸了摸胡子。
“你们几个小子若是真心赞叹,与其在这里大喊大叫搅扰人,不若多写两篇文章,将这美德义举传扬出去。”
“毕竟,此番义举,可是老夫得意门生的媳妇所为。”
“孟先生的得意门生?”
学生们纷纷诧异。
孟骁教导出的学生无数,可能让他如此骄傲的学生,却寥寥可数。
眼见众人都来了兴致。
孟骁这才收回目光,长叹一声。
“你们兴许听说过,江家二郎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