敖鸾指着九头鸟,笑道:“这种鸟,古人叫它‘鸧鸹’,浑身长着逆毛,非常凶恶。不知凤凰手下,哪个能出来迎战?”
话音刚落,西林就飞出一只小鸟,白脖子红嘴巴,一身青翠的羽毛,飞到山冈上,对着九头鸟叫了几声,声音就像狗叫。
九头鸟一听这声音,早就吓得抱头鼠窜,腾空飞走了。
瞧见那只小鸟退回西林,小秋疑声道:“这只鸟,为什么不叫禽类的叫声,反而学狗叫?我看它油腔滑调,南腔北调,到底算个什么东西!
可笑这九头鸟,枉自长得又高又大,听到一声狗叫,就跑了……原来,这只小鸟这么厉害!”
敖鸾笑道:“这只鸟,名叫‘鴟鸟’,又叫‘天狗’。这九头鸟,本来有十个头,不知何时被狗咬掉了一个,所以它的脖子上,至今还在流血。
它的血,如果滴到人们的家里,会非常不吉利。如果听到它的叫声,必须让狗叫几声,它就会逃走。
因为它怕狗,所以古人有用‘拧狗耳朵,来驱除不祥’的方法。”
只见鷫鹴林里,突然窜出一只鸵鸟,身高八尺,形状像骆驼,颜色是深黑色,翅膀宽达一丈多,两只像骆驼一样的蹄子,跑到山冈上,连声吼叫。
这时,西林飞出一只鸟,红眼睛,红嘴巴,一身白毛,尾巴长一丈二尺,身高四尺。
在它的尾巴上,有个勺子形状的东西,大得像斗,跑到山冈上,和鸵鸟激斗在一起。
小秋笑道:“这只尾巴上长着勺子的鸟,真是奇特。我们捉几只,送给无肠国,他们肯定会喜欢。”
李奕问:“为什么这么说?”
小秋解释道:“他们得到这种鸟,既可以当菜,大快朵颐,还能把尾巴取下来,当作盛饭或盛粪的勺子,不是很好吗?”
李奕感叹道:“难怪古人说:‘驼鸟的蛋,大得像瓮。’驼鸟的体型,确实巨大。
而这尾巴上有勺子的鸟,跟驼鸟比起来,一个身高八尺,一个才身高四尺,体型相差这么悬殊,要怎么争斗呢?”
敖鸾笑道:“这种鸟,名叫‘鹦勺’。它既然敢和驼鸟相斗,自然非同寻常。”
鹦勺和驼鸟斗了没几个回合,就竖起长尾,一连几勺,打得驼鸟前窜后跳,叫声如同牛吼。
这时,东林又跳出一只秃鹜,身高八尺,长颈青身,头顶光秃秃的,窜到山冈上。
小秋打趣道:“突然冒出一个和尚。”
西林里也飞出一只鸟,浑身碧绿,长着一条长达丈六的猪尾巴,身高四尺,单足跳跃而出,窜到山冈上,抡起猪尾。
就像皮鞭一样,对着秃鹜一连抽打几下,把秃鹜的秃头打得鲜血淋漓,吼叫声连连。
小秋笑道:“这个和尚,今天吃大亏了,难怪大人国的和尚不肯剃发,原来秃头是要吃苦头啊。”
敖鸾微微一笑:“原来是‘跂踵’出来争斗了,那猪尾很厉害,任凭多勇敢的鸟,也敌不过,看来秃鹜又要大败。”
不久,秃鹫被打得腾空而逃;驼鸟两翅受伤,逃回林子。
鹦勺抡起大勺子,跂踵舞起猪尾,一来一回,打得对方落花流水。
鷫鹴大叫几声,带着无数怪鸟,奔到山冈。
西林也有许多大鸟飞出,顿时斗成了一团。
战斗正激烈,难分胜负时,忽然听到东边山上传来如同千军万马般的声音,尘土飞扬,山摇地动,密密层层,不知道是一群什么东西狂奔而来。
紧接着,众鸟纷飞,连凤凰和鷫鹴也都逃窜了。
李奕心中一动,双手结印,开始布置挪移阵法。
不一会儿,一群野兽从东边跑来。
领头的,形状像老虎,一身青毛,爪子像钩子,牙齿像锯齿,耳朵贴着头,鼻子高昂,目光如电,吼声如雷。一条长尾上,茸毛蓬松,大得像斗。
它走到凤凰栖息的林子里,吼了两声,带着许多浑身血迹的怪兽窜了进去。
随后,一群怪兽也赶来,同样血迹淋漓,走到鷫鹴栖息的林子里,也都窜了进去。
李奕大喜,立即启动阵法,将那些鸟儿和野兽,全都收进剑灵世界,交给七个元神来教导。
………………
第二天,一行人抵达白民国。
小秋拿出许多绸缎和海菜,上岸去卖。
李奕邀请敖鸾,一起去游玩。
敖鸾笑道:“这个地方,人口众多,非常富饶,语言也和我们相通。
但不知为什么,我每次都和这里无缘,每次到这里来,要么是有事情要处理,要么就是生病。今天能沾你的光,一起去走走,实属难得。”
于是,两人一起上岸,走了几里路,只见各处都是白色的土壤,远远能看到几座小山,在山上都是白色的矾石。
田里种着荞麦,满地开着白花。虽然有几个农民在那里耕田,但因为距离太远,看不清他们的面容,只看到他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。
不一会儿,两人走进玉城,过了银桥,四处都是房屋店铺,连绵不断,都是白色的墙壁和高高的围墙。人来人往,买卖兴隆,热闹非凡。
那些白民国的子民,无论老少,个个皮肤白如玉,嘴唇红得像涂了口红,再加上两道弯弯的眉毛,一双明亮的眼睛,都是美貌非凡。
而且,他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,戴着白色的帽子,一律用绫罗绸缎打扮,极其素雅。
他们的手腕上,都戴着金手镯,手里拿着香珠;身上挂着玳瑁制作的小刀、刺绣精美的荷包、扇套,以及绣着双飞燕的汗巾,还有许多翡翠玛瑙之类的玩物。
他们穿的衣服,大概都用奇异的香料熏过,远远就能闻到一股芳香扑鼻而来。
李奕此刻仿佛漫步在风景如画的山道上,眼前的景致,让他应接不暇。
他一边观赏,一边赞不绝口:“这样的美貌,再配上这些穿戴,简直是风华绝代!海外各国的人中,大概要数这里最为出色。”
接着,他又望向街道两旁,店铺紧密相连,有酒馆、饭馆、香料店、银号等。
绸缎绫罗,堆积得像小山一样高;各式各样的衣服、帽子、鞋子、袜子,琳琅满目,数不胜数。
此外,还有牛羊猪狗、鸡鸭鱼虾等肉,各种海鲜、点心,应有尽有。
总之,吃的、喝的、穿的、戴的,无一不是精品,无一不准备齐全。
满街满巷,弥漫着酒肉的香气,直冲云霄。
只见小秋和一个水手,从绸缎店里走出来。
敖鸾迎上前去,笑道:“妹妹,货物卖得顺利吗?”
小秋满脸笑容:“货物卖得很好,利润也不错。等会儿回去,我多买些酒肉,请大家吃。
现在还有几样腰巾、荷包等小物件,我想到前面的巷子里,找个大户人家卖掉。对了,咱们何不一起去呢?”
李奕点头:“这样很好。”
于是,小秋让水手先把赚到的钱送回船上,顺便买些酒肉带回去。
然后,她提着包袱,和李奕、敖鸾一起,走进前面的巷子。
小秋笑道:“前面那个高大的门楼,应该就是大户人家。”
三人走到门前,恰巧从里面走出来一个极为俊美的年轻人。
小秋说明了来意,那年轻人微笑道:“既然有宝贝货物,何不请进来,我家先生正想买呢。”
三人刚要进门,只见门旁贴着一张白纸,上面写着“私塾”两个大字。
李奕吓了一跳,轻声对敖鸾道:“原来这里是学堂!”
敖鸾脸色苍白,但又不好意思退回去,只好硬着头皮走进去。
那年轻人见他们进来,先进去通报了。
李奕对敖鸾道:“这里的人,长得清秀俊雅,肯定是天资聪颖,博览群书。我们进去后,要比在黑齿国时,更加小心才好。”
小秋呵呵一笑:“何必那么小心。依我看,干脆来个‘装糊涂’,万事大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