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趣阁 > 都市小说 > 壁上飞龙 > 第三十七章 八十七神仙卷

第三十七章
八十七神仙卷
DI
SANSHIQI
ZHANG
BA
SHI
QI
SHEN
XIAN
JUAN
故事戛然而止,余音袅袅不绝,众人心神为之收摄,不能自拔。
神笔最后到底去哪里了李胖子迫切追问道。
吕道士微微一笑,答案付诸阙如。
珍妮沉吟道:虽是千年旧怨,然而皇甫一族口口相传,代代后人均将吴道子视作卑鄙无耻的盗贼、杀人犯,仅凭道长这番话语,似乎还不足以洗脱其嫌疑。
吕道士道:居士可知此间密室由来
珍妮愕然地摇头。
吕道士捋须道:昔时高宗李治欲令乾陵为皇族庇佑之地,此事悉托于李旦。李旦最幼,无望承继大统,遂钦赐守陵,薨后陪葬乾陵,实乃格外恩荣。孰料世事变迁,李旦后称睿宗,二龙不得相见,崩后葬于桥陵。此墓室本为李旦所备,依礼只得闲置。安史之乱,明皇西狩,道子曾督工修缮,奉谕身代守陵之责,画壁之余将神笔故事记录其间。①1
珍妮点头道:我明白道长的意思了。按常理,除非遇有盗墓贼,此地不可能有外人可以进来,吴道子无需顾忌风评,不必伪饰欺骗,尽可以坦露真心,所思所想定然是真实的。
吕道士道:皇甫遗恨,道子固知,然干涉诸多秘辛,故而不惧荣辱、不屑置辩。
李胖子插嘴道:这么说,吴道子死在乾陵了
珍妮回道:我不这么认为。唐朝尊卑有别,吴道子身份低微,陪葬怕也不够规格。
徐悲鸿插嘴道:寿康听说,吴道子晚年入蜀,终于资阳。
珍妮道:这倒是重走了卢棱伽的路……
李胖子沮丧道:吴道子死在乾陵倒好,既然神笔不离左右,必然也着落在乾陵里了。
珍妮眼波闪动,道:道长所知所见,远多过壁画内容……
吕道士笑道:早料得居士必有觉察。纯阳真人②2名号响亮,故而借用其姓,以惑耳目。贫道俗家姓卢……
李胖子嚷道:难道说,你这牛鼻子竟然是卢棱伽的后人
吕道士微笑不语。
众人屏住呼吸,吕道士缓缓自地下石砖暗格取出一方窄长木匣。
轻推水杨木匣面,匣面向右侧滑开,金色丝线束着的一卷薄薄白麻纸内藏其中。
珍妮肃然双手接过,牵动丝结,纸卷静静舒展开来。
暗室里恍如流星闪过,众人不禁微微眯起双眼。
约莫30厘米宽、3米长的白描长卷,天女妩媚,地仙雍容,丹青恣意描沟壑,竹帛有幸写精神,笔画勾连,浓枯密白,皆众人未识,尽绝世之妙。
吕道士铺开纸卷,指向卷尾并排而立的两位翩翩青年。
众人瞩目看去,许是听过前情缘故,竟愈发觉得画中二人眉宇间颇似吕道士、珍妮模样。
珍妮回目向吕道士粲然一笑。
千年的误解,千年的宿怨,都在这相逢一笑之中消泯于无形。
请以此画复于祖父,不拘束于仇雠,后人方得解脱。吕道士道。
珍妮面色为之一黯。
勃兰嘉扶着珍妮肩膀,接口道:在我们出发前,爷爷已经回到上帝的身边了。
吕道士点头道:居士不畏险阻,纯孝可嘉,逝者自当含笑。
珍妮轻声道:如果能了解到其中曲折,我想他老人家一定会十分高兴的。
吕道士笑道:贫道有个主意。此画乃道子以神笔亲书,载卢氏悟道心得,传皇甫俊杰风范,可谓卢氏、皇甫二族因缘际会之见证。何不以此焚祭,遥慰列祖在天之灵如何
珍妮未及答话,只听得身边声嘶力竭的怒吼道:绝不可以!
回眼看去,徐悲鸿双目赤红、满含悲愤,两手微微颤抖着。
此乃族内私事,居士幸勿多言。吕道士道。
可笑!徐悲鸿面朝珍妮道,姑娘曾感叹,门户之见葬送了多少华夏技艺。然则,技法不传固然令人扼腕,痛心更甚者,乃是附丽其上、一同消失的民族历史、民族记忆!
寿康曾闻,友邦讥笑华夏史学不谨,不重实据,辄以文学代替史学,更有恶语浪言,或称三皇五帝皆为爬虫①3。若后人无心,殷氏甲骨仍在泡酒,商朝文明难见天日,敦煌藏经早搬山空,丝路风物泥沙俱灭。现下,鸦片烟土泛滥,荼毒国人之身体,文艺不昌明,教化缺失,愚昧国人之精神。国家被肢解,犹有光复之日,文化传承若被阉割,绝无再起雄风之时!
文人说话就是脱裤子放屁,阉割做了太监,自然做不成男人。李胖子不屑道。
徐悲鸿面色尴尬,续道:吴道子之于中国美术,如同菲狄亚斯②4之于古希腊。二人均系不世出之天才,在世时著作等身,身后却无一确切之作品传世。希腊文明孕育出繁荣之欧美,盛唐文明滋生出强盛之日本,我辈将何以哺育华夏大地此去经年,后人欲学华夏之器物文字,只得求诸于外邦,徒然卑屈而仅获唾余。先圣之煊耀焕烂,不存万一,为人师者,焉有颜面授道解惑也
吕道士面色如常,丝毫未受说辞影响。
徐悲鸿继续说道:中华民族从来命运多舛。黄河‘三年两决口、百年一改道’,有史可查的黄河决口一千五百次,旱灾一千余次,十七年前的陕鲁大旱灾民两千万,死者五十万。东汉末年到西晋,因为战乱瘟疫全国人口竟然减少了五千万,幸存者六分之一。五胡乱华、崖山海战、嘉定三屠、扬州十日……亡国灭种的危机,不胜枚举。而中华文明依然延续,靠的是文化的凝聚力、民族的认同感。每一幅字画、每一件金石玉器,都在时代的低谷里抚慰我们、教育我们,让我们畅想不远的未来,中华民族可以傲立于世界最高峰,因为,那里曾经属于我们。
珍妮正色道:先生所言极是,吴道子真迹存世无几,贸然烧毁,也不合乎祖父本意。
吕道士哂笑道:此画牵涉极深,流传于世,徒惹无尽风波,难言利害。
珍妮低吟片刻,道:不妨这样,将二位先祖分割下来,其余部分交于寿康先生。既满足祭祖之需,又保留下大部分真迹供后人研究,也勉强算个两全之法。
吕道士冷冷道:道子真传,岂可轻托无名之辈
徐悲鸿面露尴尬,鼓足勇气道:假名避祸,一时未及澄清,实乃鄙人之过。‘寿康’确系鄙人表字,鄙人本姓徐,年长负笈,改学名为悲鸿。
李胖子惊讶至极,见珍妮等人安之若素,暗自埋怨诸人将自己蒙在鼓里。
吕道士笑道:初见居士,斗胆妄言定在纸墨间有成,幸而言中。‘徐’有二人,‘余’乃独身,莫非应在劳燕分飞之劫
珍妮替徐悲鸿解了围,笑道:有寿康先生在,必会善加利用道子真迹,吴家样传承不会中断了。
吕道士肃容道:且慢,居士须依贫道两条戒规,否则一切免谈。
道长请讲。
其一,不得言及此画出处,不得言及卢、皇甫二族旧事。
没问题。
其二,此画当贴身谨藏,未遇太平盛世,不得轻易示人卖弄。
徐悲鸿道:鄙人必视同性命,惜若手足,倘有疏忽轻弄,但听道长即时收回。
吕道士深深凝视徐悲鸿良久,长长叹出一口气,轻声道:劫数早有定,何必誓言。
一豆火光如是孱弱,众人的心却不禁随之摇曳。
吕道士将二人画像置于五龙壁前石砖地面之上,默祷有顷,对手持火柴的珍妮点点头。
火苗的移动,凝重又缓慢,触及白麻纸的一瞬间,纸张仿佛母亲子宫内沉睡的婴儿,因受痛而蜷缩。
蔡伦造纸,著述记录以教化天下,本非用来生火。
仓颉作书,天雨粟、鬼夜哭,此刻归于尘土。
火是阿房宫绵延燃烧的余火,尘是莫高窟运输典籍的烟尘。
青色、黄色、红色,是火焰,白色、黑色、灰色,是余烬。
徐悲鸿直勾勾盯紧着卢棱伽、皇甫轸最后的形象,直至双眼在刺激下竞相流出泪来。
现在,道长可以告诉我们出去的方法了吧珍妮道。
其余诸人或多或少显露出讶异和惊喜的表情。
吕道士捋须一笑,按黄、白、青、赤、黑的顺序,右手食指依次戳向壁上五龙未点睛的独目,龙目各自被按进数寸。
密室再度剧烈震颤起来,五龙壁在机关巨响中缓缓向上升起。
迎面一阵山风吹进,众人亢奋之余,竟未意识到吕道士落在队伍的最后。
卢门深受道子荫护,世代承继守陵之责,今日不意得遇皇甫后人,残生亦无遗憾。恕贫道不能陪诸位走完此程。
众人面面相觑,眼看吕道士深施一礼,不知按动何处机关,厚重的五龙壁随之缓缓沉下,即将封闭来路。
老牛鼻子你疯啦!快出来快出来!
李胖子大惊失色,快步转身,然而墙壁下降迅速,腰身不及弯下,更遑论触及壁后之人。
李胖子手提脚踢,无法阻止墙壁下落的分毫。
众人却看得清楚,这种机关的设计,若要封闭墓穴,必须有一人留在室内掌握机关。
墙壁下的缝隙越来越窄小,吕道士的身形已然消失其后。
最后的最后,众人耳中隐约听到的,是气定神闲的一句悠长吟哦——
青嶂锁江拦不住,汉中半是守陵人……
*
*
*
1①
古代能陪葬父母是殊荣,李旦本来没希望当皇帝,能陪葬乾陵算是享受太子级别待遇,也算享尽哀荣。只是后面意外登基,两个皇帝自然不能同一墓穴。二皇同寝只有乾陵,因为人家是两口子。
2②
吕洞宾,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。名喦(喦或作岩),字洞宾,道号纯阳子,自称回道人,河东蒲州河中府(今山西芮城永乐镇)人。道教全真派北派(王重阳真人的全真教)、南派(张紫阳真人)、东派(陆潜虚)、西派(李涵虚),还有隐于民间的道门教外别传,皆自谓源于吕祖。
3①
此说法见于南怀瑾,未明言指。
4②
菲狄亚斯(约前490或485至前432或430年)古希腊著名雕塑家、建筑设计师,擅长神像雕塑,主要作品有《普罗迈乔司的雅典娜》、《利姆尼阿的雅典娜》、《宙斯》、《帕提农的雅典娜》等,但均已失传,所见到的只是复制品。另外著名帕提农神庙的装饰性雕塑,也是在他的领导、设计和监督之下完成的,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《命运三女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