嬴疆第一次以太子身份登临朝堂,就把计划提上了日程。
不过,从手中的计划书来看。
嬴疆并非只是一时心血来潮,他把计划做的很详细。
说明他准备了不是一天两天了。
既然如此,李斯必须要有个鲜明的态度。
脚下上前一步,李斯高声说道:
“太子为国为民,见解独到。臣,无异议。”
不但没有异议,李斯还必须要全力促成此事。
随着嬴疆逐渐展现出超强的能力,李斯越来越感觉到,自己无法成为新朝唯一的顶梁柱。
那根顶梁柱,是他嬴疆啊!
有了这样的认识,李斯果断的退而求其次。
要做这根顶梁柱下面,最坚固的基石。
和嬴疆保持同一步调,才会让李家家族长盛不衰。
当然了,李斯必须要展现出过人的才能,证明自己对嬴疆有用。
他这块基石方能做的安稳。
右丞相冯去疾经过深思熟虑之后,认为嬴疆提出的办法有益无害。
于是也站了出来:
“臣,冯去疾,无异议。”
三公中的两位先后表态,另一位也不能抻着了。
太尉王贲上前说道:
“臣,亦无异议。”
其实,和文官出身的李斯、冯去疾不同。
王贲出自将门世家,从小就在行伍中摸爬滚打。
他比任何人都清楚,官员克扣粮饷对士兵们造成的冲击。
关键时刻,粮饷将会影响一场战争的走向。
嬴政在位的前些年,官员们不敢在这方面伸黑手。
但是随着六国被灭,嬴政调整了战略目标。
不再太过关注这些事,导致不少官员背地里中饱私囊。
克扣粮饷的事情越来越多,极大影响到了队伍士气。
说句实话,现在的大秦部队依然是天下最精锐的队伍。
但,已经没有10年前那么锋锐了。
就连王贲的父亲,那位被誉为战国四大战神之一的王翦。
后来也不得不靠同流合污来自保。
所不同的是,别的贪官把贪来的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。
而王翦却是分发给了麾下将士。
这件事,一直是王贲最大的心病。
所以,王贲比李斯、冯去疾更愿意支持嬴疆。
可人的心思各不相同,有人支持,便会有人反对。
运营司刚刚被提上日程,计划书做的再好,并不代表实际效果能跟计划书一样好。
在没有看到效果之前,嬴疆大力惩治贪腐,无疑是动了某些人的蛋糕。
一些心心念念大蛋糕的人,在彼此眼神暗中交流过后,集体站了出来。
“禀太子,太子初登大宝,朝政未稳。此事是不是应该缓一缓?”
“太子身负监国之责,既然是监国,贸然改变先帝的政策,恐怕不太合适吧?”
“即便成立了‘运营司’,可卖些什么商品才能赚钱呢?这个问题,还需深思熟虑啊。”
历朝历代,任何变革都不是轻易能推行的。
因为,变革所伴随的,往往是触动旧势力的利益。
商鞅变法、王安石变法、戊戌变法......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。
眼前这些人便是旧势力的代表。
他们笃定的认为,嬴疆刚刚坐上龙椅,还需要依仗他们的力量和人脉。
于是便联合起来抵制变革,试图令嬴疆知难而退。
只是,他们忽视了嬴疆的决心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