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阿嚏——”
帝王陵内,嬴政打了个大大的喷嚏。
伸手揉了揉鼻子,嬴政狐疑的自言自语着:
“谁?谁在说朕的坏话?一定是老六那小子对不对?”
“哼!朕一猜就知道,臭小子看到李斯和他儿子父子情深,对朕曾经的冷落心生怨恨了。”
然而下一刻,嬴政的语气忽然软了下来:
“老六啊老六,朕的确亏待过你。可你如今坐上了朝堂,也该理解朕的苦衷了。”
“你并非宠妃所出,身上还有芈氏血脉,从小又表现得痴痴傻傻,让朕如何宠爱的起来?”
“再说了,你不是也把朕给演了吗?这么多年来,你藏的那么深,朕竟然一点未曾察觉。所以说,咱们父子之间就算是扯平了。”
软了几句之后,嬴政的语气骤然恢复了硬气:
“说归说,闹归闹,别拿江山开玩笑。你小子的所作所为,朕一直盯着你呢。”
“但凡你做点什么出格的事,别怪朕不讲情面。你我之间,永远是君臣大于父子,懂?”
千古一帝终究是千古一帝。
父子亲情虽然有,但不多。
在他心中,江山社稷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。
朝堂之上。
虫达亮出嬴疆早就准备好的册封,大声宣读:
“殿下有诏,封科举第一名陆贾为太中大夫,留朝听用。”
“封科举第二名李由为三川郡郡守,三日后上任。”
“封科举第三名娄敬为谏议大夫,留朝听用。”
陆贾和娄敬,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。
对民间疾苦很了解,甚至曾亲身体会过。
而李由就不同了,他从小生长在豪门大院中。
自幼衣食无忧,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。
所以,嬴疆打算把他下放到地方,让他去历练历练。
后世经验不是总结过嘛,必须得有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,才能获得晋升。
从老百姓中来,到老百姓中去。
这样才能培养出忧国忧民的好官。
嬴疆低头看向李斯:
“左相,孤如此安排,你可舍得?”
李斯牵动了一下嘴角,实话实说:
“禀殿下,臣还真有点舍不得。不过,既然是殿下的任命,有意栽培李由,臣不舍的也得舍得。”
跟嬴疆相处了这么久,老狐狸变的更狡猾了。
他知道嬴疆不喜欢阿谀奉承那一套,于是主动改变了话术。
先把真心话说出去,然后再变着花样的小拍一把马屁。
其实李斯心里比谁都清楚。
嬴疆的风格与嬴政大不相同。
更加注重实操经验,把李由下放到三川郡,本意也是为了李由的前途做打算。
既然如此,李斯还有什么舍不得的?
要知道,大秦的地方官只有郡、县两级。
不像后来的王朝有州郡县三级。
因此,郡守在秦朝,就可以说是半个封疆大吏了。
让李由到三川郡锻炼个三五年,没准他回来的时候,就能接老子的班了呢?
直接坐到左丞相的位置上,或许有些勉强。
可御史中丞冯劫的年纪也不小了,三五年之后或许会告老还乡呢?
御史中丞,那可是左右丞相的副手哇。
从这个位置过渡一下,李由的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呀。
李斯当初选择加入嬴疆的阵营,目的不就是为了让李家世代兴旺下去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