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
粮食下锅,煮出了一锅久违的、带着米香的稠粥。
聪聪捧着碗,小脸被炉火映得红扑扑,吃得格外香甜。
妈妈,粥好香!我还想吃!
江墨白看着她沉默地添粥,慢慢吹凉,低声道:静姝,总这样打零工不是办法。
我托人问了,城南新开了一家供销社,规模不小,正缺人手,尤其是会点缝纫的......
沈静姝吹粥的动作一顿。
供销社那可是国营的体面地方,她想都不敢想。
更何况现在,她名声都臭大街了,谁还会要她
试试吧。
江墨白语气带着鼓励,我跟那边管事的提了你的情况,只说你以前在服装厂做过,手脚麻利,没提别的。他们答应让你去试试工。
一丝微弱的希望,如同炉膛里新添的煤块,在沈静姝心底燃起一点光。
她用力点了点头。
无论希望多渺茫,她必须抓住。
出乎意料,试工异常顺利。
供销社的赵主任是个面相和善的中年女人,简单问了几个问题,看了她缝补的几处针脚,便点了头。
行,明天就来上班吧,先负责针线柜组,缝补、改尺寸的活儿都归你。工资......按临时工算,先十五块。
十五块!虽然不如从前在红星纺织厂挣得多,但比在采石场砸一天石头可强太多了。
更重要的是,这里干净、暖和,有缝纫机用!
沈静姝几乎是屏着呼吸才没让眼泪掉下来,连连道谢。
她不知道,在她离开主任办公室后,赵主任拿起桌上的电话,拨通了一个号码,语气恭敬。
蒋厂长,人已经留下了......是,您放心,我明白......好,好。
......
供销社的工作对沈静姝而言,简直是天堂。
明亮的柜台,整齐的布料,还有那台崭新的蝴蝶牌缝纫机!
虽然只是负责缝补和简单的改制,但她无比珍惜。
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十二分的认真。
她手脚麻利,针脚细密均匀,改的尺寸也恰到好处,很快赢得了顾客的好评,连带着针线的售货员生意都好了几分。
赵主任原本还在担心她这个走后门的水平不行,这么一看,脸的笑容便真心实意起来。
这就样,一直干到开春,手里稍微多了点钱。
沈静姝的心,又活络了起来。
那个被蒋伯封窥见、曾让她感到无比屈辱的笔记本,此刻成了她最大的勇气来源。
她站在供销社的布料柜台前,手指抚过一匹匹颜色相对鲜亮些的棉布,最终,一咬牙,花掉了近半个月的工资,买下了一匹颜色素雅、质地厚实的藏青色棉布。
小沈,给谁做衣服呀柜台大姐好奇地问。
沈静姝抱着那匹布,像是抱着一个沉甸甸的梦想,脸上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:我自己,做着玩儿的。
她没有缝纫机,但供销社有。
下班后,征得赵主任同意,她留了下来。
昏黄的灯光下,空旷的供销社里只剩下她一人。
她摊开那匹藏青色的布,拿出笔记本,翻到那件在风雪夜被蒋伯封看到的女式棉袍设计图。
深吸一口气,她拿起划粉,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,却异常坚定地在布料上落下第一道线条。
裁剪,缝合,上里衬,盘扣......每一个步骤她都做得无比专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