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个车间瞬间被不信任和看戏的气氛塞满,这下马威给得结结实实。
马援朝眉头紧锁,有些为难地看向王铁山,想看他如何应对这棘手局面。
然而,迎着所有人的目光,王铁山的嘴角却微微扬起一点弧度。
他开口了,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压过了车间的嘈杂:
“敬茶就不必了。”
顿了下,他语气平淡又带着一丝笃定:
“既然来了,看看也无妨。”
王铁山那句“看一看,也未尝不可”,像颗火星溅进了油桶,瞬间点燃了整个车间!
周铁牛的徒弟们脸上看好戏的笑容更浓了。他们等着看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,如何在“老伙计”面前碰个头破血流,被师傅骂得狗血淋头。
马援朝场长眉头紧锁。他承认王铁山有胆色,但这海口夸得太大了!只看一眼?省城来的专家教授,带着精密仪器,看了三天都毫无头绪!
在众人嘲讽、怀疑、担忧的目光中,王铁山没有像他们预想的那样扑向那台巨兽般的拖拉机。他甚至没多看机器一眼,径直走到机修班长周铁牛面前。
“周班长,”王铁山语气平静,“看机器前,我想先看看这台‘斯大林-80’所有的维修记录。从它坏掉那天起,到现在的,所有我都要。”
这举动让所有人一愣。
周铁牛涌到嘴边的嘲讽硬生生噎了回去。他眼中飞快掠过一丝惊愕。
查维修记录!这正是正规工程师和高工面对复杂故障的第一步!通过“病史”,了解弯路,避免重复,缩小范围。
这只有真正的内行才懂!
周铁牛心中的轻视悄然收敛了几分。他深深瞥了王铁山一眼,依旧板着脸,却扭头对徒弟喝道:“愣着干嘛!把‘老伙计’的病历本都拿来!”
很快,两本油渍斑斑、厚如砖头的硬壳记录本,被重重放在车间唯一一张还算干净的桌子上。
王铁山毫不客气地坐下,翻开第一页。
他看得极仔细,逐字逐句。上面详细记录了拖拉机趴窝三年来,市里、省里三批专家会诊的全过程:诊断方法、更换的零件、各种猜测、最终那些模棱两可的结论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。
王铁山静静坐着,如同入定。
嘈杂的车间竟因他的专注而诡异地安静下来。
周铁牛和徒弟们也停了手上活计,目光聚焦在这奇怪的年轻人身上。
足足花了半个多小时,王铁山才合上最后一页。他闭眼,将所有专家检查过的步骤、结论、更换的零件,在脑中飞快过了一遍,与庞大的发动机数据库比对、排除
再次睁眼时,他心中已有定论。
看完记录,王铁山终于起身,第一次走到那台庞大的“斯大林-80”旁。
“接上备用电源,启动一下。”
他对周铁牛的徒弟吩咐道。
徒弟虽然疑惑,还是照做,接上了大功率启动电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