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外一
徐悲鸿的两个梦之解析
FAN
WAI
YI
XU
BEI
HONG
DE
LIANG
GE
MENG
ZHI
JIE
XI
一、仓颉之梦
徐悲鸿先生经历过三段婚姻,十七岁时包办娶妻生子,后两任妻子分别为蒋碧薇、廖静文,蒋、廖二人均有关于徐悲鸿的回忆录传世。
两部回忆录均记录有徐悲鸿来上海因不受赏识而忍饥挨饿、受尽冷眼的贫苦经历。
那时节徐悲鸿借住朋友家中,生活费用并无着落,一天仅靠两个饭团果腹,最穷时候拿布马褂当了四十铜元,利息付了十四个制钱。
而两部回忆录均提到,徐悲鸿成名的契机在于仓圣明智大学的仓颉画像征稿活动。
仓颉是传说中发明出汉字的先人,但是仓颉的形象一直付之阙如,徐悲鸿以其天赋成功脱颖而出,并从此走上以西洋画技法改良中国画的道路。
因此,作者设计梦到仓颉,一是与主题的文化传承相呼应,并由徐悲鸿提出自己写实的艺术主张,二是仓颉对于徐悲鸿的个人,均在特殊的意义。
有趣的是,徐悲鸿画仓颉出名的故事,蒋碧薇淡淡一行文字,廖静文铺陈了整整一章,以时间推算,倒是蒋碧薇离此事更近,理应了解更为详尽,个人推测,当是二人心境不同之故。
二、孙韵君之梦
孙多慈,又名韵君,出身于安徽寿县的书香名门。1933年,徐悲鸿与孙多慈产生师生恋。徐悲鸿曾为恋人画了数幅肖像,其中便有坐在藤条扶手椅的形象,而此形象甚至可以见于徐悲鸿后续的作品。
徐悲鸿为与孙多慈在一起,登报与蒋碧薇解除同居关系(此后因为廖静文又重演一次),因多方原因,徐、孙二人并未走到一起,徐悲鸿、蒋碧薇的婚姻关系名存实亡。
后徐悲鸿、蒋碧薇离婚时,蒋索要巨额的赔偿——一百幅画,四十幅古画,一百万元钱。
1953年10月徐悲鸿在北京英年早逝,廖静文说徐悲鸿是为还蒋碧薇的索债而累倒的。
离开徐悲鸿,蒋碧薇与张道藩也最终并未成婚,并先后见证徐、张二人的离世。
据说,蒋碧薇离世时,卧室之内挂着的是徐悲鸿在法国留学期间为其所画的《琴课》,而徐悲鸿离世时,随身携带的是蒋碧薇在法国留学时期为其购买的怀表。
斯人已逝,感情之对错,后人又如何评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