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话一出,奚竹目瞪口呆。
眼前这个油嘴滑舌的人是谁?端正自持呢?严肃不苟呢?方才那一段路上被人换魂了?可没人理会他的愕然。
美人掩面一笑:“这孩子真会说话。
叫什么姐姐,我的年龄可比你们大上一轮了。
我是霞光阁的东家,叫我衔月便好。
”“衔月姐姐,真的。
根本看不出你的年纪,简直就和我们一般大小。
”林玉连忙解释,还不忘回头扬了扬下巴,示意奚竹:“是吧?”奇怪,他毫无被惊艳到的神色。
许是京城少爷见过更多美人,她没多想。
奚竹敷衍附和:“是是是。
”衔月摇了摇头,语气颇为无奈:“嘴巴真甜。
”但面上却很高兴。
“衔月姐姐,我二人是大理寺派来交接衙役公服的,这次夏衣共需增添一百三十二件,”林玉递去几张纸:“我已按照尺寸将对应件数写于其上。
”她没有忘记正事,再看奚竹一副甩手掌柜的样子,自顾自地坐在一旁,连步子都不肯挪动一步。
林玉此刻连一丝生气都没有,罢了,早已习惯。
衔月仔细看过,发现各尺寸数目列得清清楚楚,不由对这年轻少年生出几分好感来。
林玉继续道:“下面几张是弟兄们反应出的一些问题与需要改动的地方……”此为奚竹挨个分发问卷,再由她连夜整理所得,包含全面。
窗外日光明媚,丝丝暖阳沁入屋内。
茶水翻涌,林玉与衔月就细节处的改动仔细探讨了好些时间。
待停下来,茶水已经凉透。
说了许久,林玉只觉口干舌燥,端起冷水一饮而尽。
奚竹在一旁无所事事,借着阳光打起盹来。
衔月交谈中觉得林玉不仅会说话,对待工作亦是细致认真,替她免去许多麻烦。
见到林玉急匆匆的动作不禁失笑,吩咐小厮送两杯茶上来:“小公子可得赏个脸,喝上一杯茶再离开。
”林玉点头称好。
衔月此举,正和她意。
倘若她不留人,自己也是要再主动讨一杯的。
“我曾在这霞光阁买过一匹布,名唤‘宜春锦’。
小厮说是经霞光阁特殊工艺所制,当时我便很好奇是何技艺。
不过无缘得知,如今有幸见到这背后东家,不知衔月姐姐能否满足一二?回头我也好跟我兄长吹嘘一下。
”林玉求知若渴,仿佛当真对这高超技艺极为好奇。
衔月脸色未变,语气柔和坚定:“公子说笑了。
这没甚特殊的,不过是祖上传下来的一些法子罢了。
但祖上有令,不得告诉他人。
祖命不可违,还望公子原谅我无法言说。
”“啊,”林玉有些沮丧,片刻又问:“那姐姐能不能告诉我,这霞光阁的布料是从何处所来?我看这几层好像都是卖东西的,并无地方可供制作。
”她挠头,不好意思道:“衔月姐姐莫要嫌我烦,我就是第一次见,有点好奇。
”林玉一早便猜到衔月并不会告知她面料秘密,这毕竟是人家安身立命的东西。
而问出那个问题的真正目的,则是为之后发问做准备。
加之她方才多次言语讨好衔月,真心假意两相结合,衔月不会再拒绝。
果不其然,衔月轻笑两声:“你这孩子,怎么犯傻了呢?当然不可能在此处,若在阁中,哪能摆得下?布料自然是从其他地方制作好后再送过来。
”“是从何处?”衔月伸出手指覆于唇上:“这不能告诉公子哦。
”林玉心中肃然,本想继续求问,但一看奚竹不知何时已醒来,生怕追问露陷,只得转变话题:“曾经在老家时,我见到有些店家会记载何人买了何布。
那如霞光阁这样的大商户,也会如此吗?”衔月摇头:“数目太多,如你们大理寺这样的大单会记下,其他零散的倒不会。
人太多了,有的时候忙都忙不过来。
”“原是如此。
我之前买过宜春锦,对其很是喜爱。
奈何囊中羞涩,实在不能多买,敢问阁中是否有更加便宜的?就如同样工艺制出,原始布料却为麻布的货品?可有人大批订过?”谁知衔月像从来没听说过一样:“这样的布料,我倒不曾听过,阁中也从未有过公子所说。
”没有?怎会如此?林玉心底划过一分不可思议,但此刻却不容她细想。
“那看来我得好生奋斗,争取来日再来买上几匹。
说来,衔月姐姐是如何想到开此店的?一个女子打理偌大产业,很是不易吧?”刚巧,新泡好的茶也至桌上。
衔月目光悠长,一个久远的故事缓缓展开:纪昌二十五年的春日,衔月十七岁。
虽已及笄,但本人并不着急婚嫁之事,家中人也只是笑呵呵地摸着她的头说:“不急,遇到阿月喜欢的人再说。
”听说县上新来了个年轻县令,是登科进士,仙人之姿。
一时间引得县里众多女子明里暗里去打听,纷纷想看这人样貌如何。
衔月也去了,不过是跟弟弟打赌:“我才不相信呢,怎会有这么好的事全占到一个人身上了?必是谣言。
”不过天公不作美,先前还是晴日当空,转眼间居然就下起了雨,不大不小,却把衔月困在了县衙的屋檐下。
真是倒霉,她心疼地看着被泥泞打湿的罗裙,传说中的进士没瞧见,银钱也没带,自己倒是被困到此处了。
这里距家里的布坊有些距离,她打算再等上一炷香,要是那傻小子还不来,就冒雨跑回去。
一炷香后,雨势丝毫没有转小,衔月心一横便打算冲进雨中。
这时,一个男子撑伞来到她面前:“小姐,我送你回去吧。
”大晟民风开放,她倒是不在意别人会传出什么闲言碎语,只觉得这人真是清秀出尘,俊逸非凡。
想必那县令定是比不上他的。
后来经多方打听,竟发现他就是那新来的县令,衔月很惊讶,心底对他的看法却在不断改变。
虽然比不上仙人,但也算得上是个好人。
借着道谢之名,衔月常去找他,后又发觉此人不止善良,行事亦很温柔。
最重要的是,他对其他女子都是冷冷淡淡的,只有对她不同。
一来二去,两人便暗生情愫。
“你愿意成为我的娘子吗?”那天,年轻的进士手持一个以银莲花编成的手环,眼睛都不敢看她,低头羞涩地问出这句话。
银莲花洁白如雪,素雅美丽。
“我愿意。
”衔月笑得开怀,主动将手腕放进花环中。
县令父母早逝,因此长辈只有衔月这边的亲人,婚事便很快定下。
从此,两人过上琴瑟和鸣的日子。
后来,县令政绩斐然,被调往京城,带上全家人的叮嘱进京,衔月自然也跟着一起去。
来到此后,她不甘心只做一朵后宅中的菟丝花,凭借家中独技和自身努力,在寸土寸金的城中开了一家店——便是这霞光阁。
随着时间的推进,霞光阁也愈发有名,最终便演化成如今这般名声大振的模样。
一语说毕,林玉像是听了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,美妙得就跟那话本里演的一模一样。
过于专注,就连茶都没喝几口。
“那不知你夫君是哪位?”林玉好奇。
奚竹也有些惊讶,他竟从来不知。
“他死了。
”衔月语气平淡:“早几年病故了,家里人也不在了。
”“啊……”林玉打了打自己的嘴,小心安慰:“对不起啊,衔月姐姐,我不该提起你的伤心事。
”衔月倒不甚在意,无所谓地笑笑:“无事,都过去这么久了,我早已看开。
瞧我,说好讲开店的事,怎么东扯西扯到那里去了。
”她脸上划过一分怅然:“不过我确实太久没说这个故事了。
”林玉连忙摆手:“没事没事。
多谢衔月姐姐,能跟我们说这些。
”回去的路上,她感概万千:“真是没想到,霞光阁背后还有这么个故事。
”“你为何对霞光阁的事如此感兴趣?”奚竹问出一个意料之中的问题。
林玉压低声音:“其实吧,是因为我有一个当商贾的梦想。
你可千万不要告诉大理寺其他人,尤其是严大人。
”随即摆头盯向别处,暗道:自己应当没有露出破绽吧,好险好险。
奚竹难得没有趁此打趣她,而是一脸若有所思。
夜晚,月亮代替太阳爬上天边。
月光清浅,照得小青石板路发出润白色光。
林玉孤身一人,沿月色东踱一步西走一步。
此刻她卸下一切防备,仿佛就能回到曾经无忧无虑的时候。
至院外,她推门而入。
木门发出沉闷“嘎吱”声,有人听见声音便放下手中东西迎接:“公子,你回来啦。
”是兰生。
此刻,一种前所未有的暖流涌入心中,她竟再次感受到了有人等待的温暖。
借着月色,她看见院中桌上有一未绣完的布帛,想必又是兰生为了节约油灯才在院中绣的。
在她再三劝说甚至呵斥下,兰生终于歇了那条在养病期间出去帮工的心思,但始终不肯闲着。
她女工好,平日除了能缝补她与东阳的衣物外,还可做些绣活挣外快。
“怎么不用油灯?”兰生笑着开口,语气轻快:“今日月色很亮,院中还凉快,我就想着没必要点油灯。
”经过几日的调养,她精神好了许多,洗净后也是个清秀姑娘,只是过分瘦弱。
林玉点头,环顾四周:“东阳呢?我找他有事。
”“东阳大哥应在沐浴吧——他今日去码头帮工,天气炎热出了不少汗,也才回来不久。
”兰生赧然,这一家子就她日日在家中休息,不用出门晒太阳。
“好。
”两人一同在院中赏月等人。
一会儿后,东阳出来了。
林玉便道:“东阳,你这几日盯紧了霞光阁,去探探他们的布料究竟是从何而来。
”今日衔月无意提到天气炎热,衣服卖得很快,这几日估摸又要进新的布料了。
“对了,小心些。
”这些日子,她观察过东阳、兰生。
二人平日帮忙赚钱,除此外再没有与旁人接触,暂且可供信赖。